旷世奇才徐文长“负傲张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旷世奇才徐文长“负傲张狂”

旷世奇才徐文长的“负傲张狂”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浙直总督府内仪仗森严、剑戟林立,正是胡宗宪权倾东南如日中天的时候,将校们甲光金鳞英气逼人,一一匍匐在地俯首候命,幕府中却有一人,头戴方巾、身着布衣,长揖而立,谈笑之间纵议剿倭大事,此人正是名震一时的奇人徐渭徐文长。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或署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等别号。他自幼聪颖绝伦,诗文书画独树一帜绝出伦辈,后代学者、诗人、书法家、画家如张岱、袁宏道、吴昌硕等人对其推崇备至,倾慕不已,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干脆自称为“青藤门下走狗”。徐渭不仅是诗文书画的全才,而且深谙兵法、长于韬略,正因为如此,浙直总督胡宗宪才将徐渭聘入幕府,对其敬若上宾极为倚重。   然而,徐渭在这里毕竟是白衣幕僚,徐渭有他更为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科举求仕”的风雨人生      科举考试是当时士人走入仕途建立功业的必经之路。徐渭少年就聪颖异常,6岁学习《大学》“日诵千余言”;10岁仿扬雄《解嘲》作《释毁》“指掌之间,万言可就”,时人喻之为“神童”,年方弱冠就已经誉满越中。以才华著称乡里的徐渭,本就梦想成就一番事业,当然也就对科举进入仕途充满了渴望。   都道是文如其人,徐渭性格洒脱、个性张扬,做起文章来也是纵横捭阖、洋洋洒洒,而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则中规中矩、阴沉死板,这种冲突无疑是致命的:17岁参加本县童试结果首战不利;20岁卷土重来又是名落孙山。在山穷水尽之际,徐渭愤然上书学道大人,被“特赦”允许直接进入复试并被取为县学增广生员(名额外的自费生),13年后才转正(廪膳生员)。同年,徐渭开始漫长而悲壮的乡试征程,前后共8次踏进场屋,文章“皆以不合规寸,摈斥于时”,所以徐渭8次皆被黜落,“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   徐渭深知八股文流毒之深,对那些从科举出身而不学无术的官僚嗤之以鼻,所以最终也“不得志于有司”,徐渭一生也是与举人无缘。科举考试是当时学士在政治上的惟一出路,徐渭在科举仕途上“穷途??路”,他的人生悲剧也就注定成为不可更改的现实。      “大树摧折”的风雨现实      当时倭寇纵横东南,身怀剑术的徐渭挺身而出,积极加入到抗倭的行列当中,他的实际行动和声誉引起了时任浙江巡抚胡宗宪的注意并被引入幕府。礼贤下士的胡宗宪对才华横溢的徐渭极为礼重。胡宗宪得到一头白鹿并准备献给朝廷,令众学士作表而徐渭最佳。嘉庆皇帝看到献表后龙颜大悦,更加宠信胡宗宪并将其擢升为浙直总督。胡宗宪对徐渭也更加敬重,于是徐渭“声名传于士林”。当时,总督府中所需疏计全部出自徐渭之手,每逢徐渭外出而总督府有紧急要事之时,胡宗宪都要大开总督府之门,等候徐渭回来,就是徐渭喝得酩酊大醉,胡宗宪仍然对他关照有加。徐渭可谓科举失意,幕府得志。   在胡宗宪的倚重之下,徐渭在计擒徐海、智诱汪直的“剿倭”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更何况胡宗宪权倾东南飞扬跋扈早就引起当政者的不满。于是,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随着首辅严嵩的倒台,胡宗宪以“党严嵩及奸欺贪淫十大罪”被捕,总督府亦随即被撤销。徐渭也从人生中的波峰跌入浪谷,他一生中最为意气风发、最为适意畅快的生活彻底成为过去。对徐渭最为欣赏、最为倚重的胡宗宪的失势,使得徐渭人生的梦想彻底终结。   由于担心受到牵连,加之长期脑风病积郁,惶惶不可终日的徐渭甚至给自己写下了墓志铭,最终精神失常以致有些癫狂,3次自杀,“引巨锥刺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竟然奇迹般地没有死。在一次狂病发作中,徐渭因为怀疑继妻张氏不贞而将其杀死,徐渭因此引来牢狱之灾。现实的悲剧是那样的冷酷、无情,他在绝望与悲哀中挣扎了太长、太长的时间。      “雅而绝俗”的风雨性情      徐渭在襁褓之中就没有了父亲,生母又被赶出家门,之后又遭到哥哥的煎逼,成年后不得不入赘潘家。不幸的出身、坎坷的经历让徐渭养成了异于常人的性格。   徐渭在《自为墓志铭》当中说自己“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浼袒?似玩”,袁宏道对此说得很是直接“雅不与时调合”,也就是不肯吹媚权贵,不肯沆瀣流俗。礼部尚书李春芳虽然也看重徐渭,但是却以刀笔吏相视,对此极为不满的徐渭在压抑与无奈之中愤然离去。“文坛盟主”李攀龙、王世贞因为大才子谢榛是布衣出身就压制他,徐渭对这些所谓的“文坛盟主”嗤之以鼻,极为痛恨,坚决不与之为伍。徐渭就是这样的生性疏狂,他更加痛恨那些道学家所谓的礼法。恪守礼法的好友张元忭以封建礼教约制徐渭――尽管张元忭曾为身陷囹圄的徐渭奔走呼号,徐渭对此极为不满,“吾杀人当死,颈一茹刃尔,今乃碎磔吾肉”,于是,不辞而别回到山阴。徐渭就是这样的性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