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汉学家感知中国桥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洲汉学家感知中国桥梁

欧洲汉学家感知中国的桥梁   欧洲汉学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历代欧洲汉学家的学术成果,涉及中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多方面内容,至今仍对欧洲主体社会认识和研究中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入门和奠基作用。   从13世纪末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远涉重洋,以“世界一大奇书”《东方见闻录》揭开元帝国神秘的面纱,到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利马窦等人率先以拉丁文翻译中国的《四书》《五经》,向西方推介孔子的儒家学说,到法国文豪伏尔泰醉心地将中国京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五幕话剧《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都有汉学家的功劳在里面。几年来,与欧洲的汉学家接触得越来越多,来往得越来越密切,切实感受到欧洲汉学家对中国的情感和他们在中国汉语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作的努力与贡献。      欧洲汉学家是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双向桥梁      雪后的冷雨中,穿过开阔而碧绿的草地,走进明黄色古堡式的波恩大学汉学系大楼,迎面扑来的浓郁书香和亲切的汉语问候,使我们感到格外欢悦与温馨。   顾彬(Wolfgang Kubin)先生,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中等身材,花白头发,步履稳健。棱角分明的脸庞,透出凝重而坚毅的神情。他用厚重的大手与我们紧紧相握,随后逐一介绍了自己的年轻同事与助手,包括一位中国的合作伙伴,来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教授王平女士。顾彬先生以浑厚而略带沙哑的喉音,吐出了清晰的汉语,介绍了波恩大学的汉语言文化教学和研究成果。   波恩大学成立于1818年,大学的东方语言学院建于1904年,而汉学系则是1954年从东方语言学院分立出来的。目前,该系与大学的中文系合作,共同培养通晓汉语言文化的人才。中文系重在培养汉语翻译专业本科生,汉学系重在培养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两系学员共计500余人。顾彬教授和他的助手除了培养学生外,还办了两种介绍中国语言文化的学术期刊《袖珍汉学》和《当代亚洲文学》,并且编撰出版了10卷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前4卷。他们还把台湾省出版的画册《台湾故宫国宝展》,从繁体汉字译成德文,在德国孜孜不倦地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 何谓汉学?人们对有些看似非常熟悉的概念了解得还不是很确切。一般而言,国外称汉学为Sinology,Sino指“秦”,以历史朝代指称中国。《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对“汉学”的定义是:“对中国的语言、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学术界对Sinology译为现代汉语的称谓,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称“海外汉学”,指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研究;另一种认为应称为“中国学”,即国外对历史和当代中国的研究。   海外汉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有明显区别。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历史上的海外汉学是一门以古代汉语、文学和哲学、历史为主的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海外汉学的内容逐渐拓展。目前海外汉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汉学或中国学,是一门研究中国所有方面的学科,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以及其他社会生活,囊括中国方方面面的综合性整体学科。欧洲汉学家犹如一座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双向桥梁,在增进中欧沟通与了解,加强中欧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过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   中国学者王平教授高度评价波恩大学和顾彬教授,她说:波恩大学汉学系是华东师范大学在德国认真考察一圈后才选定的合作伙伴。波恩大学汉学系自1985年起,坚持每年邀请中国大陆学者来此访问和授课,顾彬教授本人则每年抽出60天访问中国,除了完成本人的学术研究课题外,还到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院校用汉语讲授德国文学史。   顾彬教授在汉学系图书馆资料室与我们会谈,10多个人围坐在一张椭圆形桌边,我们的背后四周都是摆满各类研究中国专著的高大书架。顾彬教授还引我们参观了他及其助手的办公室,每间不过18~19m2,也都是四壁皆书,像是在不同的小书库中间摆了一张办公桌,而桌上也是叠床架屋般的古今中外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不乏《四部丛刊》《淮南子》、《史记》等令当代中国青年都视为畏途的大部头中文古籍。难怪王平女士感叹:“波恩大学汉学系的教师个个都是响当当的研究人才,埋头苦干,以一当十。在当今整个德国汉学界都在为钱和利奔忙时,只有顾彬教授筑造的这个研究中国语言文化的‘象牙之塔’还卓然屹立。”   不过,顾彬教授的两位德国助教对于“象牙之塔”所可能隐含的“守旧”内涵并不认同,他们补充介绍说:波恩大学汉学系和中文系也非常重视研究当代中国,他们两系合作每隔两个月举办一次有关中国情况的演讲,曾经邀请前驻华使节来此介绍当代中国经济情况,还准备近年在校内举办中国电影节。   波恩大学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项目――汉字研究资讯中心,也透射出新世纪的勃勃生机。王平女士饶有兴致地为我们演示了输入计算机的汉字数据库,一个“房”字,牵连出北京的新老十大建筑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