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注重非言语行为在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应用
注重非言语行为在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非言语行为是进行感恩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坚持非言语行为对象的针对性、形式的选择性和情感的原则性,是非言语行为运行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非言语行为;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97-02
所谓非言语行为,即非言语沟通,也有人称之为人体语言。一般来讲,非言语沟通既可伴随语言沟通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但非言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和外貌传递,或是通过与交往范围内的其他人的空间安排等传递的。
感恩教育,即感恩教育者根据感恩教育的要求和大学生感恩品质形成的规律与其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施加教育影响,使其形成一种合乎社会要求的感恩品德的过程。感恩教育者在实践中如何运用非言语行为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以增强感恩教育实效?笔者认为:
一、非言语行为对象要有针对性
以非言语行为方式进行感恩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在当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形势下,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活跃并引起普遍重视的一个群体。意识上的自我性,思维上的求异性,政治上的批判性和心理上的逆反性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共同的思想特点。作为当代大学生,随着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增长,他们喜欢探究事物的根源,喜欢独立思考,喜欢怀疑和争论,一般不轻信、盲从别人的思想和观点,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因而常常表现出一种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不仅对老师、父母的唠叨表现出反感、抗拒,就是对师长有益的教导往往也无动于衷、听不进去,更不用说带有强制性的灌输式、命令式教育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造成教育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期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教育他的。”[1]因此,以非言语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非言语沟通是以表情、动作、姿势、服饰等非言语符号为媒介进行的人际信息沟通??在感恩教育中,教育者可按德育的期望,以多种含蓄、间接的方式,比如点头、微笑、手势、拍打、目光等等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因为,非言语沟通具有暗示性。有研究表明,人接受暗示的能力不同,但都具有可暗示性。暗示 学家H.伯恩情海姆的“观念动力学的规律”表明,可暗示性“是大脑接受或唤起观念的能力,它倾向于使这些观念实现,使之转化为行动。”[2]洛柴诺夫认为:“这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3]暗示的作用方式是潜在的、微妙的,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感恩教育中,充分发挥非言语沟通的暗示作用,有利于激发无意识心理活动,充分发挥大脑接受教育影响的潜能,能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接受德育影响。这对提高感恩教育效果,改变单纯灌输的教育方式,融洽师生关系,避免爱教育者心理抵抗,促进个性和谐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非言语行为形式要有选择性
一般情况下,人对语言符号的操纵是自觉的,这就有了虚假的可能,而对非言语符号的运用则大多是无意的,很少有对非言语信息的自觉传递。在自然状态下,人的表情、举动等非言语符号比语言本身更能真实地表露其内心真情,反映出他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因此,工作者既要学会通过言语沟通去做学生的感恩教育,更要学会察颜观色,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合适的非言语行为去做感恩教育工作,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中,笔者认为有下列几种非言语行为形式可以选用。
1.距离沟通。人际距离实际是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距离的大小能反映出交往双方之间已有的或者希望形成的关系。一般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距离就越接近;关系越松驰,距离就越疏远。反之,距离近的容易导致关系密切,相距远的则容易使关系松懈。感恩教育也不例外,一个和德育工作者关系比较亲近的学生,他常常与其形影不离,接触较为频繁,其感恩教育效果就会较好。而一个和感恩教育工作者关系疏远的学生,则很难和感恩教育者接近,他不喜欢甚至厌恶与教育者接近,即使接触,也往往保持较大距离,甚至低头不语,板着面孔回避与教育者的目光相遇。对这样情绪不顺的学生,我们感恩教育工作者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致力于改善这种关系,增加情感交流,缩短人际距离。
2.眼神沟通。眼睛是心灵之窗。通过观察青年学生的眼神、目光,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洞察其种种心理状况,特别是情绪状态。如果一个学生表现出柔和、热诚的目光,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说明他的情绪良好,对你所讲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反之,如果他的目光呆滞、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西湖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YD∕T 5066-2017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高清版)B-T 17671-202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pdf VIP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x
- 人教版初一上册《化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docx VIP
- 《宴席设计实务》(肖炜)教案 第6课 为西式宴席设计酒水.docx VIP
- 塔吊驾驶员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VIP
- ASME BPVC-VII-2017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第七卷:动力锅炉维护推荐指南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GB_T 17671-202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