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自我同一性与情绪弹性相关研究.docVIP

独立学院学生自我同一性与情绪弹性相关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立学院学生自我同一性与情绪弹性相关研究.doc

独立学院学生自我同一性与情绪弹性相关研究-教育心理学论文 独立学院学生自我同一性与情绪弹性相关研究 巩锦 杜鑫 张庆 崔陈玲 摘要: 目的:考察自我同一性与情绪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独立学院的24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1)男、女生之间在同一性发展的过程、时间和同一性状态方面存在差异(2)自我同一性不同的状态与情绪弹性之间呈现相关关系。结论:独立学院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情绪弹性的相关关系之间存在性别差异;自我同一性不同的状态与情绪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存在差异。 关键词 :独立学院学生 自我同一性 情绪弹性 1.引言 大学生处于从青少年后期向成年人早期的过渡阶段,拥有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环境, 以及更多实践自己理想或选择的机会。面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与社会适应,并对其以后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概念 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寻求内在合一以及连续性的能力。埃里克森依据发展心理学和发展社会学原理对个体自我整合分析提出了自我同一性,是在青少年时期开始由扩散开始,经延缓,到达理想的同一状态或不理想的早闭状态。即“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我要付出怎样的努力”的探索过程。 马西亚(1987)根据个体经历探索和投入的程度,将自我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1)同一性获得:指个体整合了自己过去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白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2)同一性延缓:指个体正在整合自己过去的经验,尚未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较好的规划,但是将来度过“整合危机”后会有一个目标并且会付诸努力的状态。(3):同一性早闭:指个体没有亲自整合自己的过去,对自己的爱好与发展方向也没有较明确的想法,按照别人的要求或铺就的路走的状态。(4)同一性扩散:个体对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规划,也没有付出努力的状态。 情绪弹性是人们日常情绪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情绪能力,反映了不同个体在面对消极情绪刺激时能否保持积极地情绪以及能否有效的从消极情绪体验中快速回复的心理差异(张敏,卢家楣,2010)。大学生在应付日常生活、学习中难免遇到困难,日常琐事中产生的负性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调节,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时间久了就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久而久之就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弹性良好的同学从消极情绪中快速恢复的能力较强,较少受不良情绪的干扰,容易形成开朗大方积极乐观的性格,自信,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情绪弹性良好的个体在整合自身过去经验确定自身发展目标并且认真付出行动方面也比较积极;反之,在处理事情时就会难以静下心来,长时间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对个体的发展非常不利。 文献综述 继埃里克森和马锡亚之后,国内很多学者在自我同一性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Peter Blo(1966)提出和埃里克森相似的观点,即把同一性描绘成个体的第二次个体化。Gilligan(1982)等人认为,同一性的发展并不单纯只受个体化结果的影。Baumeister(1996)认为,“个体的同一性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个体往往能够运用他们在一个特定环境生活的信息来修正他们的同一性。Grotvenat(1987)认为许多人格特征都是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同一性的中介变量,而自尊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变量之一。Nurmi(1996)认为,社会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艾德姆斯(2000)认为,同一性的形成过程是一种社会化过程,是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国内黄希庭(1999)认为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包括社会与个人的统合、个人的主体方面与客体方面的统合、自己的历史任务的认识与个人愿望的统合等等。张日(2000)则强调自我同一性包含的两个方面:首先是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自我自身是同一实在的存在”等对自我同一性的主观感觉和意识。张春兴(2001)则把“Identity”译为统合,认为统合(统合感)代表人格成熟的一种状态,此种状态的形成乃是个体综合当前自我、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环境、未来希望六个层面,统而合之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格结构,使个体对“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的问题不再有彷徨迷失之感。郭金山(2002)对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获得型同一性状态者心理健康水平最高,扩散型同一性状态者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延缓型和早闭型同一性状态者心理健康水平介于二者之间,证实了自我同一性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心理成熟。韩晓峰(2004)等人采用相同的自我同一性测量工具和自编的心理健康问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