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ppt

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回忆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境内有哪些少数民族?p12 北方有匈奴和东胡.西方有戎.南有越等. 秦朝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p23) 北方有匈奴和东胡.西方有月氏和羌.南有越等. 到了两汉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有哪些? 匈奴、乌桓、鲜卑 夫余 西域各族 西南夷 越族 两汉时期的边疆各族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匈奴 〈一〉匈奴的概况 经济上,以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 政治上,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二〉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和与战) 汉初“和亲” 汉武帝军事征服 汉元帝“和亲” A.西汉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A.西汉 (1)汉初,推行“和亲”政策 原因: 匈奴不断南下进攻; 汉初国力有限,无力抗击匈奴,比如“白登之围”; 内容: 西汉以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赠送大量物品,双方约为兄弟,以长城为界,并进行贸易往来。 作用: 暂时缓和了匈奴与汉朝的矛盾,减少了匈奴贵族野蛮的军事掠夺,避免了大规模战争,但匈奴对边境进攻从未停止。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A.西汉 (2)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 条件: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反击匈奴的条件成熟; 过程: 见教材 结果: ①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②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朝的第五个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王娡,皇后为卫子夫。他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七十岁驾崩。(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54年的统治历程。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他统治下的西汉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 汉武帝为什么能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 客观原因: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实力超过匈奴; 主观原因:汉武帝知人善用,重用 霍去病、卫青等良将 霍去病墓 位于陕西省兴平县茂陵东约1公里处,是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墓之一。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杰出青年将领。他曾六次率军反击匈奴,打通河西走廊;深入匈奴腹地两千里,官至骠骑将军,并受有冠军侯等封号 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病逝。汉武帝为了表彰他的功劳,为其举行隆重葬礼。霍去病的坟墓形似祁连山,墓前陈列着各式大型石雕像。这些石雕像成为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批石雕艺术珍品。 1961年,霍去病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霍去病墓 卫青墓位于陕西兴平境内,是西汉时抗击匈奴著名将领卫青的墓地。 卫青曾在汉武帝时多次率军深入漠北,出击匈奴,为西汉击败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于公元前106年去世。为了表彰他的丰功,汉武帝将他的墓修建在了自己的茂陵外侧。   卫青墓 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两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首先,我们看到匈奴南下进攻两汉,其目的是掠夺财富,他们杀掠无度,给边境地区人民带来灾害,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因此匈奴发动的战争是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两汉政府进行的抗击匈奴战争是为了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保护汉族先进文明,因此属于正义的战争. 其次,匈奴族和汉族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双方战争绝对不能定性为侵略战争和反侵略战争. 再次,两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匈奴与两汉关系中的支流,和平才是主潮流.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A.西汉 (3)汉元帝“和亲”政策 背景: 匈奴内部分裂,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提出“和亲”要求 典型代表: 昭君出塞 “塞上香风暗度村,琵琶声急马蹄迟。 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兵。” ?????????? ? 王峻? 《题明妃出塞图》 此诗在赞扬谁,诗人是如何评价出塞事件的? 对昭君出塞持肯定态度,起到协调匈奴与中原民族的关系,确保了稳定和发展. 我们应如何正确地评价昭君出塞? ①密切了汉匈关系,贸易兴旺发达,文化往来增多; ②维护了汉匈之间的和平,造就了几十年的和睦相处; ③王昭君被称之为“和平使者”,为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B.东汉 (1)匈奴: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向汉成臣,与汉人杂居;北匈奴退居漠北. (2)东汉: 大将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 匈奴西迁,他们对东汉的威胁最后解除。 材料:在欧洲,有人认为今天的一部分匈牙利人是西迁的匈奴族后裔。这些匈牙利人的长相与一般欧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