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山煤矿大光山井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光山煤矿大光山井5

江西显亮煤业有限公司 崇义县煤矿“8·1”顶板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2017年8月1日20时20分,江西显亮煤业有限公司崇义县煤矿(以下简称崇义县煤矿)+100m 水平16采区1601回采工作面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0万元。 事故发生后,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西南监察分局有关人员当晚赶赴现场了解情况。8月2日,按照相关规定,由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西南监察分局牵头,会同赣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崇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县总工会、县监察局等单位,组成了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崇义县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调查组勘察了事故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询问,收集了相关资料,查明了事故的经过、直接经济损失及事故的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与责任,提出了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和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一、事故概述 1.事故时间:2017年8月1日20时20分 2.事故单位:崇义县煤矿 3.事故地点:+100m 水平16采区1601回采工作面 4.事故类别:顶板事故 5.伤亡情况:死亡1人(见死亡人员情况一览表) 6.直接经济损失:130万元 死亡人员情况一览表 姓 名 性别 年龄(岁) 工种 工龄 (年) 文化 程度 家 庭 住 址 伤亡 程度 陈隆彬 男 52 大工 8 初中 崇义县扬眉镇 南石村 死亡 二、事故单位概况 (一)矿井概况 崇义县煤矿,始建于1969年,1970年开始生产,2001年由县属国有企业改制为个人独资企业,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4万吨/年,2012年通过技改,生产能力提升到9万吨/年。矿井证照齐全有效: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3600002010121120093889,有效期至2017年10月31日;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为(赣)MK安许证字(2016)192,有效期至2017年10月31日;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60725210001310,有效期至2050年8月26日;矿长安全资格证编号有效期至2018年10月26日。 矿井采用斜井平硐联合开拓方式,目前在用井筒有4个,分别为主斜井、副井(+280m平硐)、安全出口井、回风平硐4个井筒,矿井共有3个水平,一水平标高+280m、二水平标高+200m、三水平标高+100m(辅助水平标高+150m),三水平为生产水平,采煤方法:走向短壁,爆破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属于低瓦斯矿井,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类型。 事故发生前,井下共安排5个工作面,分别为1601回采工作面、1502回采工作面、+100m水平13采区探煤上山掘进工作面、+50m阶段水仓掘进工作面及16采区1603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 (二)事故地点情况 事故地点为+100m 水平16采区1601回采工作面,位于16采区北翼B2煤层,该工作面于2017年6月2日开工,事故地点标高为+137m,距运输顺槽6m左右。工作面上界+150m标高,下界+130m标高,走向长90m,垂高20m,工作面长40m,煤层倾角20-40度,平均30度;煤层厚度0.2-1.2m,平均0.7m,采用走向短壁采煤法,工作面沿倾向布置,沿走向推进。煤层顶板为细砂岩,顶板厚度10m左右,局部地点有伪顶,伪顶为粉砂岩,厚度0.5m左右;底板为粉砂岩,无伪底,底板厚度6m左右。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排距1.0m,柱距0.8m,最大控顶距3m,最小控顶距2m(见四排回一排)。 现场勘察发现:1601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采用工字钢架棚支护,棚距约0.8m,顺槽净高2.0m,铺设有电溜子,运输顺槽长25m,标高+130m。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成排状支护,煤层厚度从工作面到采空区变化为0.6m,逐步增厚至1.2m,再逐步减薄至0.3m。在顺槽上方约6m、距工作面约5m处有一冒落大岩块(长1.5m、宽0.5m、高0.5m,重约1吨),周围散落一些大小不一的小岩石和被压垮的支柱(为事故地点)。 据事故现场勘查及第一见证人介绍,当时死者陈隆彬正在放顶回柱,由于局部顶板离层,密集支柱不牢固,且陈隆彬站在采空区侧,顶板垮冒,砸向陈隆彬,当场砸到胸部及头部,死者头部朝上,现场救援后,垮冒顶板下还有矿帽、矿灯及倒下的液压支柱。 三、事故经过及抢救过程 (一)事故经过 2017年8月1日四点班(16:00-24:00),15时40分,带班领导赖承波(生产副矿长)主持召开进班会,当班安全员郭谟礼、井下5个工作面作业人员等共19名作业人员参加了进班会,其中进班会安排1601回采工作面陈隆彬班4人(陈隆彬、陈隆权、卓明利和巫太红)进行回柱作业。16时30分,赖承波、郭谟礼和陈隆彬班4人来到1601回采工作面,赖承波和郭谟礼先检查工作面安全情况,发现工作面煤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