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氏试剂比色法测氨氮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土壤铵态氮的研究.docVIP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氨氮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土壤铵态氮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氨氮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土壤铵态氮的研究.doc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氨氮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土壤铵态氮的研究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土壤铵态氮的研究弓晓峰,等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土壤铵态氮的研究 2 弓晓峰1,,张静2,张振辉3,周云2 (1.南昌大学教育部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2.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南昌大学化学系,南昌 摘 330029) 要:进行了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土壤中铵态氮的实验。试验表明,入射光波长在390±10nm范围内,方法的灵敏度较高;用酒 石酸钾钠-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掩蔽剂,可排除土壤中钙、镁等金属离子对测定的干扰。并且对氢氧化钠用量、显色剂用量进行试验,以用5mL,纳氏试剂0.5mL为适宜测定条件。方法检出限为0.049mg/L,定量下限为0.098mg/L。20%氢氧化钠溶液1. 关键词:生纳氏试剂;X131.3中图分类号: 土壤; 铵态氮; 波长; 氢氧化钠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04(2006)01-0043-02 氮素是作物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在土壤中呈交换 性铵状态存在的铵态氮,是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是速效性氮素[1]。它在土壤中的行为特性直接关系到环境问题。因此,对土壤中铵态氮的测定是很有必要的。土壤铵态氮的测定主要分为直接蒸馏法和浸提后测定两类方法。直接蒸馏法易使结果偏高,故目前 + 。浸出液中一般采用2NKCl溶液浸出土壤中NH4 +NH4可选用蒸馏、比色或氨电极等法测定[2]。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是常用方法。入射光波长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易与纳氏试剂反应,单纯靠酒石酸钾钠无法掩蔽而引起水样浑浊。本论文旨在对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中波长的选择进行探讨,对以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溶液作掩蔽剂消除土壤中钙、镁等离子进行研究,以提高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11.1 实验部分 1.3实验原理 土壤样品采自江西鄱阳湖湿地土壤,预处理后,用氯化钠溶液振荡提取。铵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与纳氏试剂络合生成黄色胶态络合物,其色度与铵态氮的含量成正比例关系,然后进行比色。入射光波长的选择应根据吸收光谱曲线,以选择溶液具有最大吸收时的波长为宜,此时摩尔吸光系数值最大,测定有较高的灵敏度[4]。1.4分析步骤 称取经风干、研磨、缩分所得的土壤样品10g于三角瓶中,加入20%NaCl溶液50mL,振荡30min后,用定性滤纸过滤。吸取5mL滤液于25mL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20mL左右后,加入1mL酒石酸 1.5mL20%NaOH溶液,充分摇动,静置钾钠溶液, 15min后加入0.5mL纳氏试剂,边加边摇动,然后定容至刻度。一段时间后用分光光度计于390nm处测定吸光度。2 结果与讨论 主要仪器与试剂 732-G型分光光度计;SartoriusBS210S电子天平;HY-3型多功能调速振荡器 实验中所用HgI2、KI、NaOH、NH4Cl、KNaC4H4O6 纳氏试剂的配制是关键。根据国家标准方法GB7479-87[2],纳氏试剂有两种配制方法:HgCL2-KI-KOH和HgI2-KI-NaOH。本实验采用HgI2-KI-NaOH为显色剂[3]。铵态氮标准溶液、酒石酸钾钠溶液等均按国家标准方法GB7479-87[3]配制。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资助(204076);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弓晓峰(1962-),女,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分析与监测研究,(电话)0791-8304567(电子信箱)xfgolncu.edu.cn。 2.1测定波长的选择 文献中往往采用410、420、425或400~425nm波长作为测量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应根据吸收光谱曲线来确定。分别准确吸取0.0、0.5、1.0mL铵态氮标准使用液于25mL比色管中,按分析步骤操作,显色后用10mm比色皿测其在370~430nm范围内的吸光度,以水为参比,吸收光谱曲线图1。 以空白溶液为参比,吸收光谱曲线如图2,从图2曲线可看出,0、1.00mg/L、2.00mg/L的铵态氮标准溶液的吸收曲线相似,且吸光度在393nm处取得最大值。此时的摩尔吸光系数值最大,使得测定有较高的灵敏度。在此波长处的一个较小范围内,吸光度变化不大,不会造成对比耳定律的偏离,所以在390±10nm范围内,测定有较高的准确度。 环境科学与技术第29卷第1期2006年1月 21.510.50370 0 1.00mg/L2.00mg/L 0.50.4 1.00!g/mL0.3 0.2 2.00!g/mL0.1 0 370380390400410420430 “/nm 390 410”/nm 430 将色阶为0.8、1.6、2.4、3.2、4.0mg/L的铵态氮标准溶液,分别在不同波长处测定,校正吸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