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浙江专用必修二文档:专题4+第3课时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浙江专用必修二文档:专题4+第3课时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时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学考报告】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必考 加试 报刊、影视业的发展 b 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b 考点一 (加试)报刊、影视业的发展(b) 1.报刊 (1)原因 (2)概况 2.电影事业 (1)历程: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2)概况 3.电视事业 (1)起步: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2)发展 要点 报刊业的发展 史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史料二 思考 (1)据史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或杂志所宣传的主要思想。 (3)综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提示 (1)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加重)。 主要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 (2)分别宣传维新变法(或资产阶级改良、君主立宪也可), 民主革命(或三民主义、民主共和也可),民主与科学(或反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也可)。 (3)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 1.(2012·浙江学考)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一份报纸,开创了国人自己创办近代报刊的先例。这份报纸是(  ) A.《昭文新报》 B.《中外纪闻》 C.《强学报》 D.《时务报》 解析 开创了国人自己创办近代报刊的先例的是《昭文新报》。 答案 A 2.(2010·浙江学考)下图所示是1896年创办于上海的一份著名报刊,下列有关此报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创了近代国人办报的先例 B.近代第一份通俗性报刊 C.有利于推进变法、开启民智 D.拉开了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解析 《时务报》和维新变法运动有关。 答案 C 考点二 (加试)互联网的逐渐普及(b) 1.历程 (1)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应用 (1)政治生活: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2)经济生活: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网上购物成为其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 (3)其他: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等,都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性质:是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 4.评价 (1)积极 (2)消极:存在着信任度与安全感较低、网络沉迷情况等负面影响。 要点 互联网 史料一 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 史料二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报纸总印 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 制作时间 (小时) 280.799 647 762 2 332 164 2 931 682 3 381 466 电视节目 制作时间 (小时) 38 056 91 572 385 513 526 483 585 007 互联网用 户(户) — — 7 213 3 014 518 9 021 717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 (2)根据史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 提示 (1)图一报刊、图二电影、图三电视、图四互联网。 标题: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神的来源——大众传媒的变迁)等。 (2)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讯事业的快速发展。 (3)到图书馆查询、互联网查询、书面问卷调查、民间访谈等。 1.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  ) 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 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网络聊天、网络日志等都体现了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A、B、D三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都不符合要求。 答案 C 2.下图反映的网络媒体的特性与影响,你认为(  ) A.网络作为信息载体能无限拓展青少年的知识 B.使人们了解无限宽阔的世界发展和未来变化 C.给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带来危害,弊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