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碳管-应用科学系-东华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奈米碳管-应用科学系-东华大学

東區奈米科技中心 奈米碳管與二氧化鈦光觸媒 張 文 固 博 士 國立東華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Contents Magic Carbon (Carbon Nano-tube 奈米碳管) TiO2 Photocatalysts 二氧化鈦光觸媒 Risky Nano-technology 奈米技術的風險 化學世界中的基本觀念: TiO2 Photocatalysts 奈米材料毒性之特性 微粒會被累積在有機體中,且會被活細胞所吸收。如果細菌會吸收奈米材料,則其隨之進入食物鏈。 奈米微粒如果存在血液中,血液中的蛋白質會附著在奈米微粒的表面上並試圖將其包覆,如此,蛋白質的形狀與功能可能會改變。 奈米碳管在自然環境中傾向於成群結塊,而非單獨成纖維狀,有可能和石綿一樣引起嚴重的呼吸系統問題。 純碳的奈米級產品(奈米碳管或微粒)進入細胞時,細胞不會產生免疫反應(即不會釋放出一氧化碳)。 有證據顯示超細微粒可以透過吸收、消化道和皮膚(粒徑小於0.1μm的微粒可以深入皮膚而進入淋巴系統)而進入人體並引起健康危害 氧化反應 還原反應 ? UV-Visible Spectroscopy 太陽光能譜 Composite Catalysts TiO2 的親水性 產生均勻的水膜 TiO2-added TiO2-free 屋外暴露約2年 TiO2的潔淨效果 TiO2 驚人的淨化力 TiO2 除藻抗菌球 http://www.fujita.co.jp/kankyo/kankyo_2/photoroad.html TiO2應用於空氣污染物控制 http://kankyou.eng.nsc.co.jp/contents/rose_titania_uv.html TiO2應用於淨水設備 表面為TiO2光觸媒材料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 Sensitive Solar Cell) 1hr 6hr Growth of TiO2 seeds patterned using SVP229 Cross section 150 nm 交大材料系韋光華教授 Nanosize Pt particles (2-3 nm) dispersed uniformly on TiO2-M. Length: 300 – 1000 nm; Outer diameter: 9 – 10 nm; Inner diameter: 4 – 6 nm; Layer spacing : ~ 0.7 nm 中央研究院化學所簡淑華教授 Contents Magic Carbon (Carbon Nano-tube 奈米碳管) TiO2 Photocatalysts 二氧化鈦光觸媒 Risky Nano-technology 奈米技術的風險 ETC group ETC group藉由所收集到之奈米材料對人類健康危害之相關資訊,來呼籲全球重視奈米技術或材料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的危害,如同生物科技一樣,許多已經商業化的奈米材料對環境或人體健康的衝擊並未經過適當的評估 。 (國內工研院一直在進行奈米標章的認證標準製定) ETC Group主張,在政府無法全面回應此新科技潛在的風險之前,全球應該暫緩奈米技術或奈米材料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急需發展一套全球通用與法令掛勾之新技術評估國際公約(a legally-binding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New Technology) (目前由工研院主導和APEC合作進行技術評估) * * 奈米科技論壇 1)原 子:組成物質的基本單元,”不可分割 ”。 2)週期表:將原子依原子序排列,則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子 會規則性地重複出現,經歸納可得週期表。 3)分 子:具有物質”本性 ”的最小單元,通常由一個以 上的原子經由化學鍵的結合而形成分子。 4)化學鍵:原子與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一個穩定的分子 存在,其能量必定比原來原子所含的總能量 低,故當分子形成時必有能量釋出。反之,將 分子分解成原子或原子團時,需要能量,此能 量稱為化學鍵能。 Contents Magic Carbon (Carbon Nano-tube 奈米碳管) TiO2 Photocatalysts 二氧化鈦光觸媒 Risky Nano-technology 奈米技術的風險 環己烷 C6H12 苯 C6H6 丁三烯 C4H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