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张鸿森供稿
【教学内容】《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23-24页内容,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
3、 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合作学习、合理猜想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自学,你已经知道了圆锥的哪些知识?
二、关键点拨
1、圆锥的特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圆锥有什么特征?
(1)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4)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师板书: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2、圆锥大小的研究
圆锥有大有小,你知道圆锥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比较红色和黄色圆锥体,你发现什么?(圆锥体的大小与底面的大小有关)
比较红色和绿色圆锥体,一个高、一个低,你又发现了什么?(圆锥体的大小与高有关)
、圆锥高的认识
(1)高在哪里?两人一组指一指,说一说。谁愿意指给大家看?他指得对吗?有没不同意见?
(2)指母线,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不是?你能举个例子驳倒他吗?出示等高但母线不等的两圆锥,测量母线的长,发现长短不一,得出母线不足以代表圆锥的高(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4)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作高,板书:1条)
(5)画高,标上字母h。
、圆锥高的测量
(1)看不见怎么能知道它高多少呢?你有办法吗?下面就请同学们三人一组,测量黄色圆锥体和绿色圆锥体的高,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再利用手中的工具,动手试试看,有困难的可以看书本。
(2)汇报测量的步骤及测量结果。你们小组测出来是多少?你们呢?还有不同的结果吗?
你们是怎么测的?来,上台演示一下。大家是这样测的吗?(3)师问:其实,老师让你们测的黄色圆锥和绿色圆锥的高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太一致呢?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圆锥平板必须放平、刻度处理、尺子必须竖直等)
(4)为什么垫板要放平,尺子要竖直?(其实这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利用这一原理,我们把看不见的高平移到圆锥外面来测了。教师作图。)
(5)再测红色圆锥体的高。有没不同意见?
、认识圆锥侧面展开图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猜一猜,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应该是什么形状呢?
(2)验证:究竟谁说得对?让学生把圆锥体侧面沿着顶点到圆周的一条线段剪开验证。强调圆锥体的侧面展开是扇形。教师把图贴在黑板上。
、想象,对圆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出示直角三角板:把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紧贴桌上,握住一个角的顶点旋转一周,会形成一个什么形体?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圆锥体的什么?
1、2、判断(1)圆锥有无数条高(??(2)圆锥的底面是一个椭圆(???(3)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
(4)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连线叫做圆锥的高(??)
1、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现代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式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注意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创造才能。在本课例中,无论问题的引入,圆锥概念的定义,高的寻找及测量方法的探索,老师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中进行,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2、努力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命题网络结构”,高屋建瓴的开展课堂有效教学。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知识存贮要分档,要结构化,纵横的网络越多越便于提取知识。教会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引导他们把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网络,掌握知识系统的结构本课例从 “你知道数学是专门研究什么内容的吗?” “到目前为止,大家想想,我们已经学习了物体的哪些特殊形状?”“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 “说说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一系列问题着手,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并不只是算术,它还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让学生站在数学科学的高度把握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意识。在回忆旧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知识,并将新知和旧知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教会学生将知识归纳、总结,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才会逐渐形成数学的思维能力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2012春季开学典礼主持词.doc
- 2011——2012学年校本课程工作计划.doc
- 2011三峡大学四大校媒联谊暨迎新晚会策划书2.doc
- 2011事业单位改革问答.doc
- 2011会元学校小学部德育工作计划.doc
- 2011人工智能复习.doc
- 2011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必做经济法习题6.doc
- 2011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必做经济法习题3.doc
- 2011入编考试资料.doc
- 2011九年级上学期选择题(二).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