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勘查规范2002
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
目 次
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预查3.2 普查3.3 详查3.4 勘探4 勘查研究程度4.1 预查阶段4.2 普查阶段4.3 详查阶段4.4 勘探阶段5 勘查控制程度5.1 勘查类型5.2 勘查工程间距5.3 勘查控制程度6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6.1 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6.2 地质填图6.3 物探和化探工作6.4 探矿工程6.5 化学分析样品采集、加工及分析项目6.6 矿石 (卤水)选冶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6.7 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6.8 抽水 (卤)试验的技术和质量要求6.9 盐类矿石水溶性能实验室试验方法及要求 (参见附录D)6.10 原始编录、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制6.11 计算机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7 可行性评价7.1 概略研究7.2 预可行性研究7.3 可行性研究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8.2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8.3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条件
9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9.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9.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9.3 对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附录A (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录B (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依据B.1 固体矿床B.2 浅藏卤水矿床B.3 深藏卤水矿床B.4 表面卤水矿床附录C (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床勘查基水工程间距参考附录D (资料性附录)盐类矿石水溶性能实验室试验方法及要求D.1 试验设备及材料D.2 试样采集要求D.3 试样规格及加工要求D.4 试验的准备工作D.5 试验方法D.6 成果整理及试验报告编写提纲附录E (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产一般工业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附录F (资料性附录)盐类矿石 (卤水)的选矿、加工方法附录G (资料性附录)盐湖卤水水化学类型,附录H (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床主要盐类矿物附录I(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床矿石类型参考
附录J(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的补充要求附录K (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盐湖矿产 (第四纪盐湖固体和液体矿产)———石盐、钾镁盐、硼、锂、芒硝 (钙芒硝、无水芒硝)、天然碱、钠硝石及水菱镁矿等,和盐类矿产 (第四纪以前的固体和液体矿产)———石盐、钾盐、钙芒硝、无水芒硝 (芒硝)、天然碱等矿产的地质勘查工作的目的任务;勘查研究程度;勘查控制程度;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盐湖和盐类矿产勘查和资源/储量估算;也适用于验收、评审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报告;还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勘查开发筹资、融资、股票上市等活动中评价、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3 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预查
在区域地质和区域物探、化探、遥感调查或区域成矿预测的基础上,对预查区已知矿点、矿化点及物探、化探、遥感异常区和成矿远景区,经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工程验证、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预测,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为普查工作提供依据。
3.2 普查
对预查区已发现的矿点和矿化潜力较大地区,采用露头检查、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和有效技术方法,开展区域找矿评价或大致查明矿床的基本特征,并进行概略研究。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定出详查区范围。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3.3 详查
对经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各种适宜的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矿床的基本特征,并进行概略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或圈出勘探区范围,为勘探工作提供依据。也可作为矿山总体规划和编制矿山项目建议书的依据。
3.4 勘探
对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其工程间距足以肯定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床的基本特征,并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设计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选择采矿方法、矿石选冶加工工艺及矿山总体布置、矿山远景规划和矿山经济效益等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依据。
4 勘查研究程度
4.1 预查阶段
4.1.1 地质研究程度
4.1.1.1 搜集研究预查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