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优11---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光现象(学生)
培优11---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光现象(学生版)
一、选择题
(济宁)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中塔 B.水面“折”枝 C.镜中花 D.手影
(上海)2.在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盐城)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成都)4.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涉及到光学知识的是
A.图书馆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 B.高速公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
C.成语“一叶障目” D.成语“刻舟求剑”
(苏州)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重庆)6、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
·
A、通过玻璃观赏白鹤梁水下奇观 B、小鸭在水看见自己的像
C、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 D、岸边植物的倒影
(黄冈)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 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 D.立竿见影
(襄樊)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
(德州)9.如图2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 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
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
(莱芜)10.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
D.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鸡西)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 )
(11广东)12.如图2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
二、填空与实验题
(潍坊)13. (4分)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14.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13所示,请在图13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
(黄冈)16.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襄樊)17.枣阳市素有“中国桃之乡”之称。那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三月和煦的阳光中,显得妩媚令人陶醉。我们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桃花上反射 的缘故。
(鸡西)18.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
物对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