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论文1.doc

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论文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论文1

学生问题意识让政治课教学走进“春天里” 徐州巿铜山区职业教育中心 叶忠超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师一言堂,整个课堂略显冰冷、沉闷的现象,让政治课堂走进生机勃勃,学生思维四射的“春天里”。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意识培养途径不敢提出问题。尽管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惑,但由于心理胆怯或自卑,害怕受到嘲弄、漠视,自尊心受到伤害,不敢向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2、不提出问题。学生从不怀疑书本知识和老师传授的知识,认为它们就是真理,正确无误的,根本没想去质疑,推翻观点,提出新见解,认为政治课知识多为结论性,读读背背就行,什么可想可问的。3、不提出问题。传统的教学还是教师讲、问,满堂灌,课内没有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课外缺少提问的环境和氛围,久而久之,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不想提出问题,也提不出问题。4、教师不能善待学生的问题。不注意对学,是导致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针对学生缺乏问题的原因,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方法,通过一段间的尝试,我发现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方法如下: 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在政治课课堂上要让学生敢问,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否则学生就不会多想,更不敢多问,难以挖掘和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潜能。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反复宣传“言者无罪”的思想,明确告诉学生盲目相信书本不好,老师喜欢学生“善疑”,从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三是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时,教师应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四是对大胆发问的同学,特别是创造性的问题要给予中肯评价。、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增强生动性和价值性、现实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促进学生去思考。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选用一些典型的,能激发学生共鸣的时事政治热点配合课文讲解,引发他们表达观点的好奇心和兴趣。 、创设条件,让学生“有问”。?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不独占课堂给予学生时间、机会去阅读、思考、讨论、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采用教师—学生,学生—教师这种纵向提问的形式,也要采用学生—学生横向提问的形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问、讨论、辩论,从而造成一种既有独立思考,又有相互探讨;既有自主学习,又有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创设情景。成功地创设问题情景能造成学生认知失调,使学生产生一种知识的“缺陷感”和“饥饿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学习“价值规律”时,问学生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现实生活中,商品交换往往偏离价值,时高时低,这是否说明马克思揭示价值规律仅仅是理论上的,并不反映实际中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活跃,议论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启发引导示范,让学生“会问”。???? 许多学生觉得没有问题可问,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在无疑处生疑。要求学生跳出教科书的框框,不要受其约束,敢于对教科书的观点、原理以及不成问题的问题大胆怀疑,提出异议。比如,高二哲学课本中有两句话“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教师把这两句话拿出来,然后问学生这两句话矛盾吗,到底应怎样理解这两句话,事物的性质到底该由谁来决定?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要求思维者以某个问题为中心,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向外辐射。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可能产生并提出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发散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是:创设一个情景或提供一个背景材料,不限范围,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理解,既可以是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或哲学常识中的知识点,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应鼓励学生自己思考,答案越多越好。通过在政治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感觉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的越来越活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在气氛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进行。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训练都认为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思维方式比以前都有了极大的进步,感觉上政治课真的是充满了兴趣,就象走进了 结束语 ???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由此造就一批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在教活动中,积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