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魔芋胶安全性评价的资料
魔芋粉安全性评价
国内外食用历史 1
安全性评价资料 2
原料 2
生产工艺 2
魔芋胶化学性质 3
魔芋胶的配伍性 3
魔芋胶的特性 4
1 魔芋胶的水溶性 4
2 魔芋胶的成膜性 4
3 魔芋胶的持水性 5
4 魔芋胶的胶粘性 5
5 魔芋胶溶液的粘连搅打性 5
6 魔芋胶溶液的流变性 6
魔芋胶的分类 6
魔芋胶的理化卫生指标 7
魔芋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9
国内外食用历史
魔芋又名蒟蒻, 早在公元250-306 年, 我国晋朝的《蜀都赋》 就提到“ 其圃则有蒟蒻”。唐朝《西阳俎》、宋朝《嘉祜本草图经》、明朝《本草纲目》 等名著中都有的记载。日本最早记载的《和名类聚抄》中提到《蜀都赋》的注中说:蒟蒻的根白色, 用灰汁煮之, 即凝成, 可泡在苦酒中食之, 蜀人对其珍之。魔芋是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 最初只作药用,后偶尔也食用。至今, 在日本, 魔芋仍称为蒟蒻, 日译英为“ Konnyaku”, 魔芋制作的保健食品倍受日本人的青睐。
安全性评价资料
魔芋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成为日本人家中的家常食品,并大量外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作为食品如魔芋豆腐、粉丝等,它不在胃中而在肠中消化,有促进系酶类分泌,提高其活力,消除其壁上沉积废物等的作用,加之甘露聚糖不易为人体利用,故既能果腹又能防止肥胖、便秘、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还可以防止由于纤维摄取量太低而引起肠癌等疾病,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低热、低脂肪、抗癌的保健食品。
原料
魔芋胶是用魔芋干(包括片、条、角)经物理干法以及鲜魔芋采用粉碎后快速脱水或经食用酒精湿法加工初步去掉淀粉等杂质制得的。
生产工艺
魔芋粉的加工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干法制魔芋精粉的工序为: 魔芋干、魔芋角或魔芋片经介质冷却→粉碎机粉碎→筛选、分级→ 检验→ 包装→成品。
湿法则直接从鲜魔芋球茎开始, 其工序为: 鲜魔芋→ 水洗→除去芽和根→表面干燥→ 在酒精介质中破块擂碎→在酒精介质中进一步粉碎到一定的粒度→过滤、甩干→烘干→筛选、分级→检验→包装→成品。
湿法适合大型酒精厂开发生产魔芋精粉, 适用于鲜魔芋直接生产粒度更小的魔芋微粉。在湿法生产魔芋精粉的基础上, 改变工艺条件,可生产魔芋胶。对魔芋微粉选用合适的介质在快速、自动、精制、提纯设备中把魔芋微粉转化成魔芋胶, 经过筛选、分级、检验、包装而成魔芋胶成品。但应注意, 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魔芋精粉和魔芋胶应除去生物碱、魔芋异味和SO2 气味。以魔芋精粉冒充白魔芋精粉的样品中含有浓厚的SO2 气味, 冒充的白魔芋精粉久置会变黄。在魔芋精粉的加工过程中, 为防止魔芋褐变, 常用SO2“漂白”, 这也会使魔芋精粉产品中残留SO2 气味。
魔芋胶化学性质
魔芋胶的化学成分是魔芋葡甘聚糖, 葡甘聚糖的分步水解可获得魔芋低聚糖, 最后可获得单糖, 水解产物中有少量乙酸存在; 葡甘聚糖与环氧丙烷反应, 可获得羟丙基魔芋葡甘聚糖; 葡甘聚糖与一氯乙酸反应, 可获得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 葡甘聚糖大分子和乙酸在脱水剂存在下, 可生成魔芋葡甘聚糖的乙酸酯; 葡甘聚糖与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在指定条件下加热可制得葡甘聚糖磷酸酯; 葡甘聚糖实质是乙酸的酯, 因其大分子结构中, 每19 个单糖残基就有一个乙酰基。常用皂化酯的皂化剂如NaOH、Na2CO3、KOH 或K2CO3 均可脱去魔芋胶的乙酰基, 在脱乙酰基的同时, 产生有瞬时活性基团的大分子,一个大分子的瞬时活性基团“ R-O”在热运动中与另一个大分子单糖残基产生以与H 结合为主体的物理交联作用而胶凝化, 根据高聚物链式反应的特点, 可以认为:
1) 大分子脱乙酰基的瞬间, 变为“ 自由基”式的瞬时活性分子;
2) 瞬时活性分子与其他分子碰撞的同时, 发生聚合反应和缩聚反应, 又产生新的瞬时活性分子;
3) 缩聚反应促进立体网络( Netw ork) 的形成,高聚物中的“ 纽带结” 化学键的存在, 使聚合反应和缩聚反应生成的魔芋凝胶变成“热不可逆凝胶”。
魔芋胶的配伍性
魔芋胶可以和蔗糖、葡萄糖、糖浆、奶粉、大多数食品乳化剂、食用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混溶。同时魔芋胶能与以下食品增稠剂混溶: 果胶; 细菌合成胶( 如黄杆菌胶) ; 植物渗出液胶( 如黄蓍胶、刺梧桐胶、阿拉伯胶) ; 种子胶( 如瓜尔豆胶、刺槐豆胶、罗望子胶、亚麻子胶、田菁胶) ; 海藻提取物( 如红藻胶、琼胶、卡拉胶、角叉藻胶、岩藻胶、绿藻胶) ; 半合成胶( 如CMC、CMS、HPC、HPS、PGA 及各类变性淀粉) ; 天然胶( 如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微晶纤维素及各种天然食品超微细粉) ; 两元高聚物( 如魔芋胶和K-鹿角藻胶、帚叉藻胶、黄原胶混溶后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协同增效作用来源于K -鹿角藻胶、帚叉藻胶、黄原胶与魔芋胶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协同增稠作用是非常复杂的高聚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