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春风村.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眼中的春风村

我眼中的春风村 筠连县电视台记者 黄蒂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是筠连县电视台记者黄蒂娜,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说说春风村的人和事,我感到非常荣幸。2006年,春风村“以花为媒”举办第一届李花艺术节时,我作为记者亲身体会了春风人的感受。 “春风送暖百花开——李花怒放一树白”。唐代诗仙李白的著名诗句,定格在满山遍野李花盛开的春风村。石包树,树包石,人掩花,花衬人!现在,每当想起春风村,脑海里总会浮现这样的画面:满山遍野的李花,如诗如画的喀斯特山岗,清清爽爽的农家院落,怡然自得的春风人…… 我想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 可是,大家也许没有听过这样一首民谣:猫咡湾石头多,小的小块块,大的大砣砣,山穷水又缺,水洗光坡坡…… 民谣中的猫咡湾是春风村的“小地名儿”,这首村民们自编的歌谣,是10多年以前春风村的真实写照。大自然没有眷顾春风村人,连片的石头山,让春风村闭塞又贫穷。然而,不信天命的春风村人因地制宜,实干苦干巧干,在短短时间里,硬是把一个穷山沟变成了欣欣向荣的家园。 2004年,刚刚踏上记者岗位的我,走进春风村采访。那时,村民们正在修建村里的公路,憨厚的村民看到我们的摄像机,都乐呵呵地说,肯定是来报道我们修路的,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最大心愿呀。村民们告诉我,以前,他们到别处挑煤炭,一次要花四、五个小时,种点蔬菜出去卖,搬来搬去麻烦得很,日子过得苦哇。那次采访,村民詹本宣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们一直都在想办法,就不信修不出这条路。”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两个字“坚毅”。 其实吸引我的不仅是这条正在修建的公路,还有那一株株长在石头山上的李树。那时,李树还不像现在这样多,但那些从石缝里长出的李树,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希望。说起李子树,我从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话语中得知:春风村石多土少,山穷水少,但这改变不了春风村人战胜困难,追求富裕的决心。以前,春风村人在石头缝里种过玉米、种过蔬菜,可是辛苦劳作却收益甚少。面对满山的石头,大家一直在琢磨,有什么好路子呢?几任村干部和肯动脑筋的村民经过多方考察和试验后发现,春风村岩石缝隙的黄泥,虽然不适宜种庄稼,但是可以种树,尤其适宜种李树。就这样,经历几个春夏秋冬,春风村人在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顽强苦干,硬是在乱石缝里种下了1000亩李树。 那之后,我第二次、第三次、无数次地来到了春风村,每一次都给我一个全新的感受:李花开了,李子挂果了,李子成熟了,到村里的游人多了,农家乐越来越火了,李子的销路越来越好了,村子里的笑声也越来越多了。 记得,2004年李子成熟时,我第一次品尝到了春风村的李子。清脆可口,甘甜纯正的味道,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种李子最多的赵雨龙大叔告诉我:那香味是石头的香味。是啊,那是石头的香味,更是村民们用汗水和智慧凝聚成的香味。一时间,远近游客、市民争着购买,很多人开着车到了春风村自己采摘。 2005年李花盛开的季节,我又到了春风村,那时,春风村第一家农家乐――刘家花园诞生了。随着春风村知名度的提高,每到李花盛开、李子成熟时节,就会引来许多人到春风村游玩。几位村干部合计着:以李子为媒,发展旅游服务业。村支书王家元动员住家位置较好的刘远恒首先开办农家乐。刘远恒告诉我说:办农家乐好呀,除开李子的收入,那年的餐饮纯收入就达到2万元以上。周围的农户很是羡慕,他们也置办家当,准备开办农家乐。从一户农家乐到如今的18户农家乐,春风村的观光农业逐渐成熟起来!如今,每家农家乐的门前都挂着二星、三星的牌子,实行了规范的管理,每年仅农家乐的收入就达到五、六十万元。 几年里,我到春风村采访过多少次,连自己也记不清了,我对春风村的了解越来越多,对春风村人也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纯朴勤劳,拼命苦干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特点,勇于探索,思进求变,更是他们可贵的有点,有了这些,再穷的山沟,也会展露新的容颜。 前不久,我得知,如今的春风村,又有了新的民歌:“猫咡湾石头多,奈何愚公多;这块石头垒梯田,那块石头桥上搁;这块石头筑大坝哟,那块石头长出金砣砣……”昂扬乐观的新词,勾画出了春风村巨大的变化。而这也正是“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共同致富”春风精神所带来的变化。 春风村,一个发展中的新农村,我被它的美丽深深吸引,我被它的精神深深打动。在这里,愿这股强劲的春风吹拂更广阔的筠州大地。 谢谢大家。 1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