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股市“金手指”黄鸿年.doc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加坡股市“金手指”黄鸿年

新加坡股市“金手指”黄鸿年 他是中国经济改革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和示范效应的民间人物之一,也是中国企业界“资本运作”的开山导师之一;他开创了外商大规模收购改造中国国企的先河,也是带领中国企业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先驱…… 他在中国念书、插队、经历“文化大革命”;在实业界赢得“过江猛龙”荣誉;在投资界“点石成金”;在中国以“中策”现象火遍神州大地;在事业鼎盛时激流勇退;在宁静淡泊中回馈社会;他没读过大学,却在著名大学做过教授,领过薪水;许多人认为,他对中国资本家的启迪作用“超过100本教科书”。 他抓大放小,举重若轻;坦诚潇洒,拿得起放得下;上半生,在商界长袖善舞,创造奇迹;下半生,大隐于世,书写从实业家到金融家再到慈善家的圆满人生;他熟谙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也经常用毛泽东的话鞭策自己:“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他对生活充满激情,喜欢吟诵歌德的“生活啊,让激情占有您吧”!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新加坡股市“金手指”、前中策集团主席黄鸿年 “现在,众多投资者认为北京奥运前中国股市不会有大的调整,以北京奥运作为投资安全的后盾。这是个严重错误的认识。中国A股已经严重脱离基本面,目前将近6000点的指数已绝对不堪重负,一定会在短暂的疯狂之后,迎来史无前例的大调整。这个调整不等奥运会,甚至不等明年‘两会’政府领导换届就会到来。照我的经验和判断,A股在十七大闭幕后即将展开下跌走势,上证指数可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被砍掉一半,甚至更低。中国投资者将会为这场盲目的疯长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们迎来的将是一个无比寒冷的冬天。” ——黄鸿年2007年10月答华人金融家编委会有关中国A股走势的提问 小小少年行远方 红旗飘飘中成长 祖籍福建泉州的黄鸿年(Oei Hong Leong),1948年生于印尼苏拉威西岛望加锡一个显赫家庭,他的父亲黄奕聪是印尼首屈一指的,与林绍良齐名的财团领袖。 父亲给黄鸿年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一个倾家荡产也要说话算数,履行承诺的人。”创业初期黄奕聪生意失败,为了还债,他几??卖尽家产,包括给妻子的定情首饰。 这也是父亲给黄鸿年上的最有意义的一堂人生课,依靠这一课,黄鸿年拥有了在商界发展的最大资本——诚信。“他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诚信。我们做生意,他第一要教的就是做人要诚信。诚,是要有诚心;信,就是讲信用。他说,凭这两点,你无论接触什么人,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黄鸿年说。 望加锡是个小城市,黄鸿年却天生是个要登大舞台的人。他很小就想到外面的世界闯荡,而且还性格反叛、爱憎分明、人小主意大,喜欢交朋友,稍微有些力气就开始“行侠仗义”,“不畏强势”。难免回家时,脸上、身上常挂着“彩”,令父母很头痛。 7岁便离开家乡前往印尼谋生的黄奕聪,没有受过正统华文教育,却是个热爱华人传统文化,推崇儒家思想的家长。1955年4月亚非万隆会议期间,他拜会了出席会议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在对黄奕聪少小离家,却华文根基很好大加赞赏的同时,也对黄家小孩的教育深表关注:黄先生,你一定要设法让孩子多接触中华文化,尽量让他们多接受中文教育,别让孩子长大后变成无根的人。 周总理的好言,让本来就有此想法的黄奕聪深受感动。1960年,原本计划送16岁的大儿子黄志源到北京求学的黄奕聪,临时做出了决定让黄鸿年也跟着一起到北京。“既然他不听父母的话,就送到中国让毛主席管教他。”这个决定却让12岁的黄鸿年很开心,甚至十分期盼。“当时我一心只想到外面看看外面的世界,远离父亲的‘管制’,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 他回忆说。 1960年10月18日,黄鸿年和黄志源一起登上远洋巨轮,颠簸一星期后才在广州上岸,于11月初到北京。一路上,黄鸿年知道了自由的代价就是什么都要依靠自己,但他依然很喜欢这种“离家出走”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感觉。 到北京后,黄志源被安排到北京35中上高一,之后考上北大数学力学系。如今,他也早已是成功企业家——APP集团总裁。黄鸿年因为年纪太小,先到崇文小学念六年级(现任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张小康的母校),然后考上北京汇文中学(原北京重点学校26中)。 大城市北京,十分符合黄鸿年的味口,如鱼得水,他很快融入到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氛围中。而且,他也没有得到任何特殊照顾。吃、住都在学校。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物质生活十分匮乏。按常理,这段艰苦岁月留给黄鸿年的应该是痛苦的记忆,但黄鸿年却说,当时的心情特别愉快,因为精神文化生活特别丰富,“是一生中最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最幸福快乐的年代。” 黄鸿年是喜欢读书却不喜欢“读死书”的学生。但也许是天分,他读书时,只要考试前两天抱抱佛脚,都可以考试过关。所以,黄鸿年“从来都没留级,也从来没有得过第一。” 不爱“读死书”的黄鸿年爱读社会,读大千世界,读国家时事!他还似乎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