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小学消费教育中德育缺位问题
浅谈小学消费教育中德育缺位问题
立培学校 李小群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一举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它犹如一根触角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包括我们的小学校园。于是“消费教育”这个问题便开始被慢慢关注,当发现学生面对铺天盖地的商品信息手足无措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都响亮地提出:要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提高商业竞争意识等等。学校的这一举措确实合乎时代发展的节拍,孩子们的金钱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对金钱的支配似乎更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
案例一:就餐时间快结束了。小雪第一个走出去,随手将没有吃完的一大块到里。生活委员小严见了,上前指责道:“你真浪费,这么一大块没吃……”没等小严把话说完,小雪瞟了一眼他,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我花钱买的,我爱怎么浪费就怎么浪费,你管得着吗?”然后扬长而去。
案例二:操场上,一群同学围在一个穿名牌的同学身边,说说笑笑。听的出他们的话语里有欣赏,有赞叹,但更多的是羡慕,崇拜与追求。
以上例子中学生超前的金钱观念,独立的经济意识让人喜忧参半。节俭意识的淡漠和攀比风的愈演愈烈更是让我们忧心忡忡。曾几何时,我们的学生变成这般模样?结合当前教育所处的具体环境,我觉得造成以上事件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
1、学生需要心理不成熟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需要的强弱其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作为低级需要,是一种匮乏性需要,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满足。于是人们产生了高级需要。虽然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但他们也强烈有被尊重的需要。当他们发现一个同学穿着一件名牌来学校,有同学向他投去羡慕的眼神,并对他大加赞赏时,他便会借助“高消费”来获得所谓的“面子“和“尊重”。当这位同学把他的想法付之行动时,他的希望被人尊重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快乐。但是这种满足恰恰是学生心理需要不成熟的最好体现,同学的赞叹强化了他本身就存在的错误的消费理念。而对羡慕他的同学来说,“羡慕”的一系列动作和表情便会成为正强化物,增强了类似消费行为的出现频率,引发一系列的实际消费行为。比如:让家人给买这样品牌的衣服,购那样同学中流行的物品,甚至是风靡一时的音像带、休闲玩具、食品等等。这种盲目的追求、模仿与崇拜,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势必造成学生毫无节制的错误的消费。当然学生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是他们要表达的这种需要仅仅局限于展现自己、用自己不同于别人或高于别人的某个方面,从而获得同龄人的赞赏。哪怕是一个恶作剧。
2、节俭观念的淡漠
“节俭”两字离我们似乎很遥远。曾经大家被《锄禾》中体现出的不畏辛苦的劳动精神而感动,曾经在放学路上高唱“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的歌曲,但是,感动过后,歌唱之余,学生对“勤俭节约”仍仅仅停留在表面。在他们看来,现在生活条件那么好,倒点饭或浪费一次点心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根本不用大惊小怪,何况是我自己花了钱的呢?
二、客观因素
1、家长自身消费意识的畸形生成
现在社会,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比以前有很明显的提高。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消费单位,它的文化、社会地位、生命阶段、构成、投资意愿等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消费行为。一般的家庭中,父母亲都会自然认为自己那么辛苦工作无非就是为了下一代能吃香的喝辣的,大有自己尝过的苦不愿再让自己的子女再尝之势。他们还错误地认为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失去自信,对他们的成长不利,孩子如果在同学中表现出很节约会遭到同学的讥笑,被人瞧不起的。在这种畸形思想的支撑下,家长宁可自己不吃不喝,勤俭节约也一定大方地倾其所囊,不加考虑地满足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他们都满口答应。据了解,一个家庭中,未成年消费者的消费量几乎占家庭收入的二分之一。吃、穿、玩……于是无形中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被逐渐提升,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养成了不考虑价格、不考虑父母是否能承担、看到别人有什么就想要买什么的不良习惯。于是,还不能完全分辨是非的孩子则成了消费道德的牺牲品,在他们看来,消费不是只满足需要,重要的是它是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由此,攀比之风的形成也就自然而然了。
2、社会文化。
现代社会,在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好怎么和孩子沟通的准备时,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以不可阻挡之势优先占领孩子的心灵。曾一段时间诸如“酷毙了”“帅呆了”的感叹在校园里悄然风行。在我看来,“酷”“帅”它不仅指主体的仪表、体态的美,更大层面应是指主体的生活态度、人生追求;它不仅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行为,而且是一种舒适、愉悦的心理体验;不仅是一种短暂的美的举止、风貌,而且是一个过程,一种宏大的目标。但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却狭隘地理解它是穿着名牌,出手阔绰。于是“酷、帅”的风气和现象很快渗透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氯气---用.ppt
- 水冷螺杆冷水机组与直燃型溴化锂冷水机组之比较.doc
- 水利实务资料.doc
- 水CHAP4表面现象.ppt
- 水变热了1.doc
-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第五章).pdf
- 水处理剂在电厂循环水中的应用.pdf
- 水工钢结构 合肥工业大学 百分百原题.doc
- 水性氟涂料.doc
- 水性油墨的调配问题分析.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