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卢氏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阳卢氏文化

唐代范阳卢氏的文化 摘 要:范阳卢氏作为世家大族,能够兴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以文化立家。有唐一代,范阳卢氏除在通经治史等传统家学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外,在新兴文化领域也有较大贡献,涌现了一大批文化名人。 关键词:范阳卢氏;文化 范阳卢氏是传统的世家大族,其兴盛一直延续到唐初,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绵绵不绝的家学文化。在唐代,范阳卢氏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家学:通经治史、谙习法律典章、书法;另一方面,范阳卢氏又在诗赋文章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一、通经治史 范阳卢氏自汉代肇兴以来,通经治史就成为家族的一项最重要的家学内容,肇兴者人首推东汉的卢植,时人称之为“海内大儒”,1后来曹操评价他:“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2自此范阳卢氏世代以儒业知名。卢植子卢毓,对儒家经典十分精通,曾多次引经据典向曹操、曹丕进谏,并获首肯。卢毓子卢钦也“清澹有远识,笃志经史”,“所著诗赋论难数十篇,名曰《小道》”。3范阳卢氏的家学文化从此一直延续下来,直到唐代。 唐初,卢彦卿“撰《后魏纪》二十卷,行于时”。4其孙卢粲“博览经史”,5曾依据《周官》驳斥中宗的“太子却取卫府封物,每年以供服用”的诏令,6依据《左传》驳斥为武崇训造陵的诏令。可见他对经史尤其是其中“礼”的部分十分精通。卢承庆是范阳卢氏入唐后的第一位宰相,他“美风仪,博学有才干”,“太宗尝问历代户口多少之数,承庆叙夏、殷以后迄于周、隋。皆有依据,太宗嗟赏久之”。7这说明他对历史上户口变迁及相应史料掌握得十分清楚。因此,太宗对他十分赏识,先后任他为兵部侍郎、尚书左丞等高官。卢承庆的孙辈里,卢藏用“少以辞学著称”,8同时兼习儒道,他也继承了家族治经传统,著有《春秋后语》十卷。9 二、长于书法 范阳卢氏家学的另一主要内容是书法。《魏书·卢渊传》云:“初,谌父志法钟繇书,传业累世,世有能名。至邈以上,兼善草迹。渊习家法,代京宫殿多渊所题。白马公崔玄伯亦善书,世传卫羨体。魏初工书者,崔卢二门。”10这段话明确指出了书法是范阳卢氏的“家法”,而且这个传统早在西晋时期的卢志那里就已开始了。 唐代范阳卢氏仍然继承了这一传统。武后时期的卢藏用, “工草隶、大小篆、八分”。11唐人张怀羨在其《书断》一书中对卢藏用的书法做了较为公允的评价。张怀羨评论书法分为神品、妙品、能品三类,卢藏用是被列入能品一类的。后人曾形容:“卢藏用八分如露润花妍,烟凝修竹。” 比卢藏用稍晚的卢鸿一 “少有学业,颇善籀篆楷隶”,又“工八分书”。玄宗曾下诏说他“凝情篆素”。12 宪宗时卢弘宣“为度支尚书,有善书名。太尉李德裕尝得一帖,执玩颇爱其书,后知是弘宣所临,弥重之”。13 唐僖宗时,卢知猷“尤工书,落简措翰,人争模仿”。14《宣和书谱》评论他:“作字有楷法,时颇称之。”15这里对卢知猷的楷书给予了肯定,认为他有较深的根基。 唐末卢汝弼亦有名气,“留意书翰,作正书,取法有归。当五季,士风凋弊,以字画名家者尤少,汝弼能力振所学,诚不易得”。16这一时期还有卢颖、卢尤元、卢潜“并工于翰墨,有名当世”。17这表明,一直到唐末五代,作为范阳卢氏家学之一的书法仍在延续。 三、文学家族 唐代是文学艺术繁盛时代,诞生了许多不朽的文化名人。在这种大环境下,原本就占有文化优势的传统世家大族也深深打上了时代烙印。同时,科举制度兴起,世家大族也要赶快占领新时代文化的制高点,以谋取政治与社会地位。唐末五代人王定保说:“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18由此可见,世家大族能否适应科举制度事关他们能否获得政治地位或保持传统门第。唐代科举中主要的就是进士科与明经科,而唐人尤重进士科,称之为“士林华选”。自高宗以后,进士科考试偏重于诗赋。这样,许多世家大族逐渐转移了家学的重心,由通经治史向诗赋文章方面倾斜。范阳卢氏也不例外,涌现出一批能诗善文之辈。 范阳卢氏族中最具影响的文人当推“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卢照邻与杨炯、王勃、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他们首先力图改革齐梁以来绮靡华丽的文风,开唐代诗风之先。他们多以自身遭遇及国家社会现状为题,改变了以往空洞无物的文风。卢照邻还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歌,开了唐代边塞诗之先河。 这以后,历经睿宗、玄宗、肃宗三朝,范阳卢氏稍有些名气的诗人是卢象。他的诗“雅而平,素有大体,得国士之风”。“刘梦得《董侹诗集序》云:‘尝所与游皆青云之士,闻名如卢、杜。’”19这里“卢”指卢象,“杜”指杜甫,能与杜甫一起为时人并称,可见其声望极高。 天宝以后至大历年间,范阳卢氏家族乃至唐代诗坛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新星,他就是“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卢纶在当时很有声誉,“宰相王缙奏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以纶能诗,礼待逾厚”。20后又得到韦渠牟的举荐,被德宗委任为户部郎中,可见他的影响很大。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