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人类学华西学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中国人类学华西学派

略论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   【摘 要】本文认为,学派是一门科学中由于学说与师承的不同而形成的派别。中国人类学是近百年来由国外引进的一门学科,在国内已有相当发展并形成一些学派,如“南派”和“北派”。除此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派别,值得研究。作者论述了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即以20世纪初到50年代在成都建立的华西协合大学为中心的学派及该学派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特点等。   【关键词】人类学;华西学派;兼收并蓄   【作 者】李绍明,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成都,610017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3-0043-010      Simple Discussion on the Western School of Chinese Anthropology   Li Shaoming   Abstract:the article thinks that school is a faction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theory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teachings in a science. Chinese Anthropology is a study introduced from overseas almost a century,which has made a certain development and formed into some schools,such as southern school and northern school. Besides these two schools,it?s worthy of researching on whether there are any other schools. The author makes discussion on the western school of Chinese Anthropology,i.e.,the school,with the Western Joint University as its center,which was set up in Chengdu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50s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s form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Anthropology;the western school;enriched      人类学总的来说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是近百年来由国外引进的一门科学,在国内已有相当发展并形成一些学派。按学术传统与惯例,在英、美等国,人类学包括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语言人类学与考古人类学这四大部类;在欧洲大陆,人类学专指体质人类学,而民族学、语言学与考古学则为与之平行的科学。我国的这门科学因为是分别从不同国度引进的,因此两种体系并存,在业内并没有严格的划分。但在我国现行的学科体系中,将人类学归属于一级学科社会学之下,而将民族学归属于一级学科民族学之下,这就显得有些不顺。本文所述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与英、美的这一学科关系较为密切,故从四大部类的人类学这一划分办法。本文仅略述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不妥之处,请同行们给予指正。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中国人类学的学派问题自上一世纪末即已进行了一些探讨。如黄应贵:《光复后台湾地   区人类学研究的发展》及龙平平:《旧中国民族学的理论流派》两文,均有“南派”和“北派”的说法。①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此后黄淑娉、龚佩华在其所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一书中对此作了明确的说明。②该书说:“由于研究的主题和理论方法上不尽相同,解放前中国人类学研究表现出两种不同类型,研究者称之为‘南派’和‘北派’。所谓‘南派’以30年代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和南方的一些大学的人类学家们为代表。他们接受了早期进化学派的一些观点,但更多地受后来的美国历史学派的影响,并与我国传统的历史考据方法相结合;相对地来说不大注重理论,而偏向于材料的搜集和解释。他们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有进化的过程,提出应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的主张,而人类学方法正是重申中华民族文化史所必需。正如蔡元培所提出的:‘至于中国历史上断片的事实,因吾国先史尚未发展的缘故,一时不易说明的,于民族学得了几种旁证,可以说明了一点的,也就不少。’③――他们对少数民族的实地调查,内容多为传统文化习俗的记录和描述。有的着重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