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孟子社会和谐思想
论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摘要]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和谐建设主张,包括“仁民爱物”的自然和谐观#65380;“人和”的社会和谐观以及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和谐思想,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65377;
[关键词]孟子;仁;和谐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5-0009-02
2005年2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按照去伪存真#65380;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65377;”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从当时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出发,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仁政”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建设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社会和谐特征和内涵#65377;
一#65380;“仁民爱物”的自然和谐观
外在于人类的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65377;孟子认为,自然万物有其自身的特性,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以下只录篇名)#65377;同时,自然万物之间又是相互依赖#65380;和谐共存的有机体#65377;比如,禾苗的生长离不开雨水浇灌,如果“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倘若“天油然作云#65380;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梁惠王上》);再如,草地与沼泽利于禽兽生存,“园囿#65380;汗池#65380;沛泽多而禽兽至”(《滕文公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滕文公上》)#65377;孟子同时指出,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资源都来源于自然界,“五谷熟而民人育”(同上)#65380;“民非水火不生活”(《尽心上》),没有五谷和水火,人类就无法生存#65377;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同上),即人性与天道是相通的,只要人尽量发挥自己的本心,了解自己的本性并加以扩展,就能最终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同上)的精神境界#65377;
孟子对自然界的灾害有清醒的认识#65377;孟子认为,当出现自然灾害并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时候,要采取顺势而为的态度去消除这些灾害,要按照自然界本身的法则去治理,决不能违背自然规律#65377;“顺天者存,逆天者亡#65377;”(《离娄上》)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65377;孟子以古代治水为例,阐释了这一道理#65377;他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65377;书曰:‘洚水惊余#65377;’洚水者,洪水也#65377;使禹治之#65377;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65380;淮#65380;河#65380;汉是也#65377;”(《滕文公下》)在这里,孟子总结指出大禹成功治水的原因,就在于他能够按照水的特性加以疏导而不是填塞,把害人的鸟兽驱逐到适宜其生存的沼泽地带而不是去杀害,这样,“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65377;”(同上)
在此基础上,孟子以“仁民而爱物”为中心,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65377;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65377;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65377;”(《尽心上》)意思是,君子对待万物,爱护它却不施行仁义;对待民众,施行仁义却不去亲近#65377;君子应该由亲近自己的亲人推广到以仁义厚待民众,并进而爱护万物#65377;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对“爱”#65380;“物”两字做了解释:“物,谓禽兽草木#65377;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65377;”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升到“仁”的高度,这一观点是前所未有的#65377;孟子还对破坏自然环境的做法深恶痛绝,指出这是没有“仁义之心”的表现#65377;他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孽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65377;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告子上》)意思是,牛山的树木曾经很茂盛,因为长在都市近郊,便时常会被刀砍斧伐,这样能长得茂盛吗?它日夜休养生息,承受雨露滋润,并非没有新枝萌芽,而是很快又会被人们放牧的牛羊吃光,这才变成光秃秃的模样#65377;人们看到光秃一片,还以为不曾有过树木,这难道是山原来的本性吗?人难道能这样没有仁义之心吗?
孟子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理想状态:“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65377;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65377;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65377;谷与鱼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3 八年级上册(下)-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解析版).docx VIP
- 寿光模式课件.pptx
- (高清版)DG∕TJ 08-2038-2021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场检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 2.2丰收之歌 打麦号子 课件(共2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VIP
- Siemens西门子工业SINUMERIK Integrate Create MyHMI 3GL (安装) SINUMERIK Integrate Create MyHMI 3GL (安装)使用手册.pdf
- 产业园物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docx VIP
- 大学竞选心理委员ppt模板.pptx VIP
- 2025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药物疗法 口服给药法(基础护理课件).pptx
- 2025年京东常温奶行业白皮书doc.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