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共耕社”生产模式
试论右江革命根据地中的“共耕社”生产模式
【摘 要】土地革命时期,右江革命根据地曾在群众基础好的乡村试行创办“共耕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重点分析“共耕社”创建的社会背景、内容、实施方法、效果及其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右江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模式;共耕社
【作 者】陈一榕,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南宁,530006;梁玉珍,广西百色粤东会馆副研究馆员。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133-005
On Production Patterns of “Joint Farming Agency” in Youjiang Revolutionary Base
Chen Yirong,Liang Yuzhen
Abstract:At the period of Agrarian Revolution,Youjiang revolutionary base had ever founded “joint farming agency” in the villages having better foundation among he masses ,then received good results. 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social background,contents,implementation methods,effect and historical limitations of creating the “joint farming agency”.
Key words:Youjiang Revolutionary Base;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joint farming agency
“共耕社”是土地革命革命时期右江革命根据地在群众基础较好的乡村创办的一种生产组织。对于当时创办、实行“共耕社”的背景、内容、实施办法及其效果等问题,学界少人探讨。笔者试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欠妥之处,祈请方家赐正。
一、“共耕社”的“激情效应”对土地革命起到的催奋剂作用
百色起义建立了红七军,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随后,在开展军事斗争、建立革命政权的同时,抓紧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以保证根据地群众生活、革命政府和军用的需要,维护革命根据地社会的稳定。
1.“共耕社”提出的政治、经济背景
地处广西西部的右江地区山多地少,土地贫瘠,除了右江盆地是主要的农耕区外,其余都是“八山一水一分地”的石山区或丘陵地带。在一千多年土司统治下的右江地区,绝大多数土地为土司、豪绅或官府所占有,民田多是一些贫瘠的旱田。如“东兰占人口不到10%的豪绅地主,占全县土地的70%”① ,“广大‘乡下农民’同土地??样惟土官所主,惟土官所欲,‘生杀予夺,尽出其酋’”②。大革命失败以后,反动政府对民众进行残酷的苛捐杂税剥削,社会经济极度衰败,人民生活困苦。百色起义前,桂系军阀统治下的右江地区,官府勾结地主豪绅对广大农民实行残酷统治和超经济剥削,巧取豪夺,农民要承担30多种苛捐杂税和高利贷。根据1929年12月21日《中国红军第七军政治部:土地革命》中指出:“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农民没有土地,或是土地不足――这是农民一切痛苦的根源。”田地租额收取“十分之五,或十分之六,就是天灾水患……的荒年,也不能丝毫短少!租缴不足就算做欠债,利上加利的剥削!……为地主做劳役,农民是地主的奴隶。”③洋货和洋钞充斥右江城乡,农民只能以低廉的农产品换取贵昂的工业品。整个右江地区经济衰败,民不聊生,流离失所,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受了破产与贫困和被残杀的痛苦”,“广大的农民群众都迫切的需要土地革命”。 在广东、湖南、江西等省土地革命热潮的影响下,“右江在两月内组织了二十几万农民,斗争的阶段已到了没收土地。”“农民斗争的第一个主要要求是要得土地――耕者有其田”。“农民斗争的第二个主要要求,是推翻豪绅地主阶级的权力――肃清封建势力。”④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迫使人民奋起反抗斗争,要求实行土地革命,迫切要求变革封建土地占有制,获得耕种的土地和自由解放。
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二、“共耕社”的基本内容、形式、分配方式和经济效益
百色起义后,红七军前委和右江苏维埃政府按照中共“六大”精神及十大政纲关于土地革命主要内容的规定,发动群众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热潮。《红七军目前实施政纲》中规定:“没收一切地主阶级土地归乡苏维埃,分给农民,凡没收之土地不准买卖;……没收反革命的财产,交苏维埃处理。”右江苏维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