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文档: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Word版含答案.doc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文档: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016·课标全国,26)古代重史传统对宋代君主专制的影响 2.(2016·课标全国,25)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考点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 教材补充 『历史概念』 政事堂 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北宋在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 『史论观点』 宋初加强 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由于矫枉过正,后继者又不知变通,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后果。如地方权力太弱,在反侵略战争中无力抵抗;对军队防范过甚,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居于弱势;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不当,造成机构重叠、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等问题。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教材补充 『史论观点』 唐朝科举制的不足和作用 科举考试在唐代虽有较大发展,但在面向社会、公平竞争等方面还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它保留了察举制的残余,推荐在科举考试中仍然占有突出地位。门荫和科举同时并举,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各个阶层的权力地位和矛盾,而科举制主要是为中下层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提供了一条途径。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巧学妙 [图解历史] 三省六部制的运转 [构图解史]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 [漫画说史] 范进中举 ★漫画中范进从20岁到54岁,整整考了35年,“范进中举”深刻揭露了明 [漫画说史] 古代回避制度 ★任官回避制度,对维护中央集权、防止裙带关系滋生、抑制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具有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尚书省 ②皇权 考点二 ①“世卿世禄” ②察举制③试策 ④参政 ⑤刺史 ⑥门 考法1 史料主旨类——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影响 【考题1】 (2016·课标全国,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 A『』 ★明立意 从宋太祖重史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 ★抓关键 注意关键词:“宋太祖”“闷闷不乐”“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 ★清误区 本题属于史观史研类试题,难度较大。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对君主专制形成制约和影响,包括官僚集团、重史传统和君主的个人的品质等等。我们要多角度看待,不要拘泥于教材中固有观点。 『』 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1)削减州郡长官的权力。 (2)分割宰相的权力。 (3)实行“官、职、差遣”。 (4)改革军制,发兵权与指挥权分离。 (5)发展科举制。 (6)按照“守内虚外”政策进行军事部署。考法2 史论阐述类——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考题2】 (2016·课标全国,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 D『』 ★明立意 从科举制的影响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首先,明确设问方向,“更有利于”倾向于考查比较能力;然后,获取与设问相关联的史料信息“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度”。 ★清误区 本题属于分析比较型选择题,难度较小。考生对科举制选拔的内容及标准理解不透,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拔标准,考试内容为儒家经典,无法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 『』 科举制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考法3 史料主题类——汉至元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史料一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 ——永瑢《历代职官表·内阁》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史料二 议事已定,德彝(尚书仆射)数反之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踽(尚书仆射)而亲德彝,踽不能平,遂上封事论 ——《资治通鉴》 『』 (1)史料一论述了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历程。与隋代相比较,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9分) 提示 不同: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 (2)根据史料二,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如何评价这一制度?(16分) 提示 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宰相设置众多。专制: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由皇帝最高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