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直属医疗单位最美人物候选者推荐表.docVIP

委直属医疗单位最美人物候选者推荐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委直属医疗单位最美人物候选者推荐表

“吉林好人·健康卫士”最美医生候选者 ——米久明先进事迹 米久明,女,1973年10月出生,汉族,共产党员,本科,199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四平市急救中心医务科科长。 曾获得省青年岗位能手;第二届挪度杯全国急救技能大赛吉林省选拔赛个人优秀奖;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四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百名满意医生;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四平市最美健康卫士;先进工作者;市青年岗位能手;优质服务能手;全市医疗技术急救标兵;市卫生应急先进个人;市医政医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两奖;国家专利两项。 做为一名急救医生,她深深懂得了21年急救工作的“高风险,高责任,高强度”。记得一个异常寒冷的冬日,一位因车祸造成的外伤性高位截瘫患者急需转院去沈阳,病情十分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转院需要承担的医疗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家属急得团团转,看见她就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重复着,大夫,救救他吧!患者只有30多岁,当地的医疗水平无法让他能站起来时,向家属交代了病情后,毅然将患者抬上了急救车赶往上级医院。因为患者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那时车上又没有颈部固定器,这就意味着一个小石子都可能导致呼吸麻痹。于是,她让其家属买来盐将颈部垫实、用担架带将肢体固定,她用双手托住患者肩部,以确保其不动,然后坐在冰冷的地革上,监护患者病情,丝毫不敢怠慢。因天冷,再加上手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一路上她的手抽筋了好几次,每次都是患者的家属给掰开的,但她没有让患者感到丝毫的不适。4个小时后,救护车安全到达沈阳,当大家把患者抬下车时,她的手、脚已经不听使唤,任凭怎么动也没有感觉,患者家属流下感激的泪,还拿出200元钱表达谢意,被她婉言谢绝了。 做为一名急救医生,不但要救死扶伤,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记得一天清晨,天刚朦朦亮,120国道向沈阳方向有一起车祸,当时报警地址并不清楚,报警电话还无法接通,她向调度指挥中心又详细了解报警地址后,在赶往现场的路上,她不停的打电话,她清楚的知道“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在打了无数个电话后,终于和现场联系上了,到现场是一辆私家轿车和农用大三轮车相撞,现场惨不忍睹,轿车副驾驶严重变形,由于两车相撞空间实在是太狭小了,只有她这瘦小的人才能进去,她弓着身子从狭窄的撞击口处钻进车内。用颈托将患者颈部固定,止血、包扎。随后,她轻轻摇动后背椅,把手伸进去,托住了伤者的颈部,让伤者略微后仰。在同车组同志的配合下将患者从副驾驶室抬了出来,由于头皮严重撕裂伤,脑部的鲜血已经浸透内衣,并且流血不止。她马上用大拇指按压出血动脉,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送到了手术室。次日,家属向中心打电话,说要她的电话,她的心里很纠结,回忆着昨晚抢救的场面,不知道错在哪里,当她带领车组人员到了和家属约好见面的地址,一下车,家属问:谁是米医生,她说她是,家属当时就将她的双手拉住,泪流满面。事后她了解到,家属是一名野战部队的医生,曾经在部队服役30年,他亲眼目睹了她现场抢救伤者稳重、娴熟的技术很惊讶,也很感动,为此他写了感谢信和锦旗送到卫生局和中心,对四平市卫生战线医务工作者的精湛技术和良好的敬业精神表示由衷的赞叹和钦佩,四平日报以《谱写救死扶伤的赞歌》报到了此事。 在急救行业的中,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她接到妇婴医院的电话,有一刚出生二个小时的早产儿,要转运到上级医院,当她见到婴儿时,她有些茫然,初步了解母亲有糖尿病史,已经是第三胎,前两个婴儿都没有保住。面对家属的心情,她决定接诊,可她的护士小声跟她说:别接了,没希望。面对只有一斤八两的男婴,面对父母对儿子的祈盼,她还是将婴儿包好,报上了救护车。果然不出所料,刚过三分之一路程,孩子面色青紫,没办法进行了气管插管,她心理明白,这条婴儿的生命在她手中掌握,只有给他及时人工通气,他才会有一线生机,但是想象体重只有0.9公斤的孩子,该如何插管呀!任凭插管的体位怎么不当,她还是快速一次将气管导管插入,那时她和她的护士非常兴奋,有效通气后,不到2分钟,孩子面色恢复了正常,护士摸婴儿小脚丫时还蹬了几下,这时她们的信心更加十足。车急速到目的地。她们将婴儿直接送入了重症监护病房,紧张的心理果然松了一口气。在门外静静等待接诊医生出来了解病情,十分钟过去了,接诊医生出来了,第一句话就问是谁插的管,她的心又紧张起来了,心想是管子脱落了吗?还是存在问题?她说是她插的管子,她又问她,你是学什么专业的,这时她的心理更加不安,心想她问这些干什么,她告诉她她是一名院前急救医生,她不是学麻醉专业。这时医生笑着对她说,你紧张什么,孩子幸亏你能插管,救了他一条命,就是在她们医院也没有人能插上这么小孩子的管子,她说您过于夸奖我了,接诊医生郑重的说真不是夸奖。两个月后家属打来电话告诉她,孩子自己能吃4毫升奶了,体重增到快四斤了。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