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苏秦及其生平的研究 中期报告 记载苏秦事迹的史料 《汉书·艺文志》 《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策·秦策一》 《史记》 苏秦年谱 苏秦(? —公元前284年),字季子,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 约公元前334年(推测) 苏秦生 公元前? 师从鬼谷子 公元前309年 苏秦连横说秦惠望王失败 约公元前308年 齐破燕,苏秦至燕国,向燕昭王献亡齐之策 约公元前308 —301年间 说齐宣王归燕地,受燕王重用 公元前300年 齐缗王继位,劝阻孟尝君入秦 公元前294年 燕送质子至齐,苏秦为使 公元前292年 苏秦出使齐国,以助齐功宋为名,从事间谍工作达到破齐目的 公元前292年 楚怀王死,太子于齐国当人质 公元前292 —291年 游说齐楚之间,献计使楚割让齐地.向楚王献计赶走太子,封武贞君 公元前290年 燕昭王欲伐齐,苏秦献书辩冤屈,劝燕王放弃伐齐 公元前290 —286年 劝齐缗王伐宋,以削弱齐国 游说韩赵魏燕四国,促成六国和纵攻秦 公元前286年 秦国出使齐魏伐赵,苏秦离开赵国至齐,和纵瓦解 约公元前285年 苏秦遭齐大夫刺杀,临死时献计齐王以车裂自己的方式捉拿凶手 公元前284年 韩赵魏燕秦以乐毅为大将反攻齐国,连克七十余城,杀齐缗王 分析苏秦人物性格 一、??他是一个很现实的人物。不管是约纵还是连横,他都是在为自己的个人目的服务。他的个人目的即是政治上得志,经济上得利,人际关系上得名。他觉得只有这样,他的人生意义才得以实现。即使说服秦王失败了,即使自己落魄回家换来的是“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的局面,这些对于还没有仕途得志的苏秦来说都是可以忽略的。 二、?他是一个圆滑、精通政治但毫无政治立场的人。连横失败后就连忙去约纵,这是两个对立的战略政策。但是苏秦在一方取得失败后转而向另一方进攻,从而可以看出他并没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坚定的立场,他的立场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哪一方政治势力能够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他的政治观念就会趋向于哪一方。 三、?????????? 他是一个善于躬身自省,具有坚韧不拔的进取意志和刻苦奋斗的精神的人。 “说秦王十上而不行”,亲人冷眼相待,这非但没有消磨掉苏秦追求政治目的的梦想,反使之“乃夜发书,陈数十”更加发奋图强地充实健全自己,而在攻读过程中,其“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的拼搏与刻苦精神更为世代读书人所赞服。他坚强的意志和为了抱负拼搏玩命的精神确实值得一代一代人学习,尽管功利主义者有些自私自利,但在正义目的下的个人奋斗精神,充分张扬了人的智慧、个性和气度,显示了人之为人的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是我们社会应该提倡的。 关于苏秦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苏秦对政治活动的认识 苏秦指出政治活动不能用普通的仁义道德来评价,如果政治活动受到高尚道德的制约,那么政治上将一事无成、毫无作为。国家与个人不一样,国家之间由于无信义可言,就必须讲实力、讲策略、讲变通。国家之间是超越于日常道德的,所以被日常道德所不齿的威逼利诱、暴力欺诈会经常使用,不足为奇。阴谋诡计用在日常人事上,那是小人伎俩,而如果用在国家大事上,那是枭雄志士的雄才大略。何况苏秦等人违背日常道德完全是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的清名或利益。 对战国策士们的行为评价 当时儒家思想还没有占居主流,在于策士们重功利而不重清名的功利主义人生观为国家增添了活力。善变敢说、运筹谋划不是在扭曲人性,而是在充分张扬人的智力、个性和气度,显露出人之为人的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以辞锋相争,以智谋相夺,没有遮蔽道德虚饰的战国策士们的这种进取有为的功利主义人生观,在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苏秦成功的社会因素 在天下大乱之际,世风日下、人心诡诈、一切的取舍都以现实的功名利禄为标准的社会状态下,贯穿苏秦奋斗过程的内在动力是其对功名利禄的热衷与追求。身负过人韬略及进取精神,自觉地选择追求功名利禄是苏秦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也可能是唯一途径。退则“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犁黑”,且“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进则“革车百乘,锦绣千匹,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这一强烈的对比是一种诱惑的同时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无形压力并可转移为动力。 下一阶段需解决的问题 对苏秦雄辩术的赏析 纵横家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哪里,其中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对纵横家的认识 撰写论文 * * 组员:吴天舒 姚皞宇 战国七雄地图 苏秦任六国相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