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转折:甲午战争120周年反思
大转折:甲午战争120周年反思 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在19世纪60年代开启了改革之路。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求强求富;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富国强兵。洋务运动一切以皇权为中心,不涉及体制变革;而日本的改革则相对彻底,经济以英国为师,政治以德国为师,颁布了自己的宪法,最终将日本带上强国之路。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改变了东亚的国际局势。大清帝国成为人人可以瓜食的对象,而日本从此像旭日东升,位列东亚首强,进而推行“大陆政策”,发动侵华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但这是一场在维护封建皇权的前提下进行的改良运动,没有触及政治体制。整个大清就像是一轮正在落山的太阳,积重难返。 在大清进行洋务运动的同时,邻邦日本也开启了一场学习西方之路。维新人士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理念进行改革,并且颁布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明治维新将一个被迫与西方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日本从被殖民的边缘拉回来,走上富强之路。 从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在8个多月的时间里,日本人将中国陆军一路从朝鲜牙山追到中国东北,直逼大清龙兴之地奉天。经历三场海战之后,装备先进的北洋水师也全军覆没。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被清政府割让的台湾岛,仍进行了更为惨烈和英勇的抗争。 梁启超有言:“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战争让中国有识之士觉醒,开始从制度上重新认识清王朝。“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变法的很多先进措施在后来的新政中得以保留。大清在1905年取消了科举制,并于1906年开始预备立宪。 大转折:甲午战争120周年反思二 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在19世纪60年代开启了改革之路。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求强求富;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富国强兵。洋务运动一切以皇权为中心,不涉及体制变革;而日本的改革则相对彻底,经济以英国为师,政治以德国为师,颁布了自己的宪法,最终将日本带上强国之路。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改变了东亚的国际局势。大清帝国成为人人可以瓜食的对象,而日本从此像旭日东升,位列东亚首强,进而推行“大陆政策”,发动侵华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但这是一场在维护封建皇权的前提下进行的改良运动,没有触及政治体制。整个大清就像是一轮正在落山的太阳,积重难返。 在大清进行洋务运动的同时,邻邦日本也开启了一场学习西方之路。维新人士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理念进行改革,并且颁布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明治维新将一个被迫与西方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日本从被殖民的边缘拉回来,走上富强之路。 从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在8个多月的时间里,日本人将中国陆军一路从朝鲜牙山追到中国东北,直逼大清龙兴之地奉天。经历三场海战之后,装备先进的北洋水师也全军覆没。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被清政府割让的台湾岛,仍进行了更为惨烈和英勇的抗争。 梁启超有言:“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战争让中国有识之士觉醒,开始从制度上重新认识清王朝。“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变法的很多先进措施在后来的新政中得以保留。大清在1905年取消了科举制,并于1906年开始预备立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