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徽省说课比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共44张PPT).ppt

2014安徽省说课比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共44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安徽省说课比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共44张PPT)

司马祠现场-------司马古道龙凤旗开 三、史学:司马迁和 《史记》 司马迁 (约前145—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1、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 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 3、38岁那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国家藏书。 4、50岁那年,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受了“腐刑”的司马迁做了中书令,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 内容: 评价: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不朽的 史学名著 优秀的 文学著作 《史记》的重要地位 体裁: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祠(陕西韩城)-------高山仰止 兵马俑的艺术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城东5公里。1974年在它的东侧发现了轰动世界的兵马俑坑。 四、艺术: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检阅的将军 跪射的士兵 立射的士兵 将军和军事俑 将军俑 军士俑 驾驭战车的军官 已发掘的秦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为什么? 消灭东方六国,一统天下;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版乱。 一 起 来 探 究 说秦汉,道秦汉, 秦汉文化不简单。 东汉蔡伦“蔡侯纸”, 张衡发明地动仪 《九章算术》了不起, 名医华佗张仲景。 西汉佛教传进来, 东汉道教兴起来。 《史记》首创纪传体, 秦兵马俑创奇迹。 秦汉文化歌 总结 课件制作教师: 战 杰 hnqp@ * * 课件制作教师: 战 杰 hnqp@ * 课件制作教师: 战 杰 hnqp@ 第 17 课 1、佛教的传入: 一、宗教: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佛教的产生 佛教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就是释迦牟尼也就是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幼年聪慧好学、一表人才,得到父亲净饭王的钟爱。华衣美食,无忧无虑。但是,宫廷外的现实世界,却给他印象极深。他看到步履艰难的龙钟老人,看到“喘息呻吟”的痛苦万状的病人,又看到全家大小“哭号送之”的死人,他更看到烈日下辛劳耕作的农民。……人生中的生老病死和社会生活中的痛苦,使他产生了出家修行寻找解决那些痛苦的办法的念头。终于在29岁时他抛弃王位、撇下娇妻和爱子剃度修行,在艰苦的修行中,“身形消瘦,有若枯木”衣服褴褛,蓬头垢面,十分狼狈。一天,独自来到毕钵罗树下,面向东方静坐,他发誓说:“今生若不让得无上不觉,便在此粉身碎骨。”这样过了49天,终于在一天夜里,他突然“心地光明”,便成了彻底“大觉悟”的佛陀。据说,释迦牟尼“觉悟”后,四处讲法,信从者越来越多。一个新的教派——佛教产生了。 一、宗教: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 起源: 传入时间: 基本教义: 路径: 古印度 西汉末年 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丝绸之路 回顾丝绸之路 今新疆地区 河西走廊 西亚 欧洲 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洲 天 竺 图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为东汉明帝所建。寺名源自“白马驮经”的故事。相传,汉明帝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从西方飞来,第二天他问朝臣金人是什么?有个大臣说,金人是西方的神,称为佛。于是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回来时请了两位西域的高僧,并用白马驮经、佛像到洛阳。明帝令人建寺存放,请两位高僧也住在里面,取名白马寺。 想一想 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贫苦家庭,对今生失去信心,你会接受佛教吗? 东汉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政治黑暗,吏治腐败,人民生活艰辛 。 东汉后期,有相当多的下层劳动人民也接受了佛教,因为佛教所宣扬的灵魂不灭、来世投胎等观点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封建统治者(例如东汉明帝)为什么那么提倡和扶植佛教? 佛教宣扬的忍受苦难,寄希望于来世客观上有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统治阶级把它作为一种“愚民”的手段来加强自己的统治。 佛教传播的原因 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 千佛山 千佛山大佛头 洛阳白马寺 嵩山少林寺 敦煌莫高窟 峨眉山乐山大佛 敦煌壁画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文殊菩萨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和观音造像 佛教四大名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