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二章 第二节 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同步测试.doc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二章 第二节 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同步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二章 第二节 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同步测试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二章 第二节 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 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 A. 视网膜 B. 大脑皮层 C. 角膜 D. 晶状体 【答案】A 【解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故物像形成的部位是视网膜。 2. 如图是眼球结构的示意图,对眼球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黑眼珠”主要是由①决定的 B. ②大小变化可以使我们在明、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C. 眼球内能成像的部位是⑤ D. ③的曲度过大,容易造成近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①虹膜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指它的颜色,故A正确;②是瞳孔,通过调节②瞳孔的大小可以使人看清明暗不同的物体,故B正确;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形成图象的部位是⑦视网膜,故C错误;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就形成了近视,故D正确。 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在听别人说话时,把手掌托在耳郭后边,这样会听得更清楚些,这样做是协助耳郭(  ) A. 扩大声波 B. 收集声波 C. 传递声波 D. 感受声波 【答案】B 【解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播声波,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和鼓室,耳膜收到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导内耳的耳蜗,耳蜗受到听小骨传来的震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B正确。 4. 如图,是什么眼?应如何进行矫正( ) A. 近视眼、凸透镜 B. 远视眼、凹透镜 C. 远视眼、凸透镜 D. 近视眼、凹透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光下汇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的特点和矫正如图: 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5. 小林在1000米中长跑测试过程中汗流浃背,此时小明( )。 A.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 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 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答案】A 【解析】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因此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A正确。 6. 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结构是( ) A. 角膜 B. 视网膜 C. 脉络膜 D. 视神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角膜无色透明,富含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能保护眼球;脉络膜有遮光和形成暗室的作用;视神经能传导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7. 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 A. 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 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 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8. 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 A. 耳廓 B. 咽鼓管 C. 鼓膜 D. 半规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或震动减弱,致使听力下降导致耳聋。 考点:耳的保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