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共38张PPT).ppt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共38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共38张PPT)

小结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书法 曹魏 钟繇 楷书《宣示表》 东晋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雕刻 北朝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练习 1.小明同学的理想是长大后像袁隆平、李振声一样,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下列人物中能给他最大启发的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王羲之 B 2.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你知道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 A.发现了圆周率 B.编写《九章算术》 C.推算圆周率 D.发明十进位法 C 3、“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这两句传世千年的名句,为后人构造了一位可望而不可即的“丰姿秀美,含情 脉脉,飘飘若仙”的洛神,谁的作品形象再现了以上情景(  ) A.司马迁 B.顾恺之 C.屈原 D.王羲之 B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一)书法 (二)绘画 (三)雕塑 谢谢观赏!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 科技与文化 福鼎四中 初中历史 蒋静 导入 祖冲之环形山 祖冲之星 新授 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他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即平民。 “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强调了贾思勰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 二、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1、数学领域: 圆周率: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 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2、天文历法: 《大明历》 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了用圭表测量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并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 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3、机械制造: 指南车 祖冲之所制指南车的内部机件全是铜的,它的构造精巧,运转灵活,无论怎样转弯,木人的手常常指向南方。 水碓磨 祖冲之把水碓和水磨结合起来,生产效率就更加提高了。 千里船 祖冲之还设计制造过一种千里船,史载“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它可能是利用轮子激水前进的原理造成的,一天能行一百多里。 (一)书法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甲骨文 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金文 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较之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 篆书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隶书 “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楷书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衍变出楷书。楷书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草书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行书 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1、曹魏著名的书法家: 钟繇和胡昭 钟繇首创楷书 《宣示表》 2、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兰亭序》 擅长楷书、行书、草书。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3.魏碑 (二)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山水画开始形成。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顾恺之 长于人物肖像、山水,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女史箴图》 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连绵,色彩典丽、秀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