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共34张PPT).ppt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共34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共34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西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知道老子和孔子。 2,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一.老子 新课讲授 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的楚国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称太上老君。 历史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思想: 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 转化; 善于从正反两方 面思考问题。 学说记录: 《道德经》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动脑筋: (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道德经》书影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 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难—— 长—— 高—— 强—— 前—— 生—— 易 短 矮 弱 后 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儒家学派创始人。 历史地位: 历史贡献: 核心思想“仁” 主张“仁者爱人” 主张“为政以德” 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主张“有教无类” 采用“因材施教” 历史影响: 《论语》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 动脑筋: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答案: 畅想天地 孔子倡导的“仁”在当时社会适用吗? 三.百家争鸣 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百家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针对社会问题,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期待统治者采用。 客观环境:变法、动荡 人才准备 现实需要 原因 “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孟子 孔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家 道家 法家 儒家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选贤任能。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倡“仁政”治国,提出“春秋无义战” ,倡导“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思想。 孟母与孟子 《荀子》书影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孟子、荀子 其中哪一个主张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孟子 《庄子》书影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庄子 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庄子 韩非 韩国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改革”“法治”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韩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