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共28张PPT).ppt

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共28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共28张PPT)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夏商周时代是青铜文化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以特有的造型工艺与鲜明的民族特色闻名于世界,是我国古代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请回答下面有关青铜器的一组问题。 (1)铸造青铜器需用坩埚熔铜,当时熔化铜液的坩埚,最大的坩埚可一次熔铜12.7千克左右,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按每个坩埚可熔铜10千克,请计算要多少坩埚同时并用才能实现同时浇铸? 假如一个坩埚的操作场地为2平方米,烧炭、熔铜、制范、调配熔液、观察火候、精炼、浇铸、打磨加工人员平均每个坩埚2人,需多大场地,多少工作人员? 至少需要84个坩埚才能实现同时浇铸,需要168平方米以上的场地,1 344名工作人员。 (2)通过计算,你对司母戊鼎的制作有何认识? 司母戊鼎的制作规模宏大、工艺高超。体现了祖先的勤劳智慧和密切协作的精神。 (3)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种类繁多,而数量最大的是青铜礼器。礼器大多是王室与贵族祭祀时使用的器皿。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有复杂的纹饰,这些纹饰或与贵族的祖先、神灵崇拜有关,或与他们的权力、财产有关。有的青铜器上还刻有文字,纪念祖先、记录赏赐或王命。依据以上内容,谈谈你对青铜器的综合认识。 青铜器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价值。它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 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周礼》 原文大意:青铜器有六种调配铜锡比例的配方:锡占六分之一,是铸造钟鼎的比例;锡占五分之一,是造斧头的比例;锡占四分之一,是造戈戟的比例…… 我的分析:_________ 拓展阅读 谢谢! * * 目标导航 知识要点 难点释疑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解题技巧 过关训练 拓展阅读 图片资料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考纲要求 了解青铜器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知识要点 一、青铜器 1.含义: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因为颜色发青而得名。 2.主要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 、 和军事等方面,后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王公贵族地位和权力的大小。 3.高度发展时期: 时期。 4.代表作: 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 的青铜器,折射出商朝的强盛国力。 饮食 祭祀 商周 司母戊 最重 二、甲骨文 1.记事 (1)含义:商周时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 和牛、羊等 上的文字被称为 。 (2)内容:记载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3)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龟甲 兽骨 甲骨文 最早 商朝 2.造字特点 (1)象形: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2)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3)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4)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1.鼎的象征意义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 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代表政治权力。商周时期,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作为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的一种礼器,各级贵族在祭祀时使用礼器的种类、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种类和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同时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难点释疑 2.甲骨文和汉字的关系 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甲骨文奠定了汉字象形表意基本特征。因此现代的汉字和甲骨文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汉字是在古代甲骨文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图片资料 商朝牛骨刻辞 商朝龟甲卜辞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利簋及铭文 【例】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一言九鼎”中的“鼎”在汉语中可以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 ) A.商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