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0张PPT).ppt

2018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0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0张PPT)

* *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统帅,负责防守京师。960年初,朝廷派他北上抵抗辽军。军队行至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谋士和诸将拿出预备好的黄龙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称“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当了皇帝。 相关史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一、北宋的建立 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960年,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 新课探究 北 宋 地 图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1.看图表,说说五代十国政权的特点。 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 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 太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相关史事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 :“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 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 2.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3.读史料: 材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材料二: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 材料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1)根据材料说说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①军事方面:皇帝直接统辖禁军;设枢密院和三衙掌管军务,枢密院有权调兵,无权领兵,三衙有领兵权力,却无调度之权;“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造成对外防守空虚无力,这也是北宋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 ②行政方面:削弱宰相权力,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 财政大权;在地方,主要派文臣担任知州等。 ③财政、司法方面:设置转运使;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2)结合五代十国的历史,说说在宋代,节度使的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军权 财权 民政 人事调度 五代十国 有大军指挥调度权 拥有辖区的民政处理权力 北宋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 下派文官做知州和通判,掌管民政、司法 人事调度权,全部归属中央政权 拥有辖区的财政权力 可以自主任命下面官员 有拥兵之重,无调兵之权 转运使 (3)这个改革给宋朝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北宋官员官服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读史料: 材料: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 (1)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 ①经济文化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②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 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③遇有战事,一般由文官挂帅出征。④科举考试,文举兴盛,武举录取人数少。 (2)宋太祖重文轻武 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武将对中央集 权造成威胁。 (3)重文轻武的后果。 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 北宋军人 4.读史料: 材料:关于宋朝GDP的统计:   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据他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2.88两,要到十九世纪的晚清,才追上宋代的水平。 二是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他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