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件.ppt

[中学联盟]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件

学习内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学法提示: 讲解法、图片法、视频法 知者先行: 《清明上河图》 南海一号 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 全国经济重心: * 1.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2.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 课题: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目标 自学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丝织业超过北方(江浙、蜀地)。棉织业推广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繁荣(开封、临安) 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货币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粮食作物 自学 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宋朝时)朝廷时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回忆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精讲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人口南迁 南方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手工业进步 南移的三个时期 商业繁荣 北方战乱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 初步开发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精讲 南宋纸币会子 北宋最早的纸币交子 临安 明州 泉州 广州 高丽、日本 苏门答腊岛 印度 阿拉伯半岛 东 非 转移到 从 由 向 逐渐转移。 ;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 内地 沿海 精讲 探究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宋朝)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谚语曰:“苏湖足,天下足”。 材料二: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数百万计。” 请回答: (1)“故都”指哪里?是今何处? (2)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 什么?反映了那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3)两则材料共同反应了什么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开始于什么时候?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都城临安探视兄长。途经成都时,他将所带的会子到铺子里兑换成银两,选购了一部贞观年间出版的本朝史书,准备送给爱书的哥哥作为礼物。在旅店里,晚上睡不着觉,就拿起这本史书看起来,当读到“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不禁怆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上述情景描述中,有哪三处不符合当时历史真实?指出并说明理由。 应用 测评 1.今天我们餐桌上进口的泰国米饭很受人们欢迎,其实,我国早在宋朝时就引进了水稻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它引自于( ) A.泰国 B、朝鲜 C、越南 D、印度 2.假如你是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官员,你的职务是( ) A.节度使 B、盐运使 C、市舶使 D、宣政使 3、南宋后期,江南人们的生活主要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是( ) A.开始以大米为食 B.丝绸衣服开始出现 C.纸币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 D. 穿上了棉布衣服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人口南迁 南方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手工业进步 南移的三个时期 商业繁荣 北方战乱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 初步开发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反思小结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