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啃老族”调查:经济压力成主要原因
“当了6年公务员,如今还在啃父母,这是当年大学毕业时没想到的。 ”日前,谈到自己的“啃老史”,宣城市市直某机关科员小李不免唏嘘。
小李来自宣州区乡下,家里经济条件不好。 2004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基层一所学校任教,在学校谈了女朋友,2007年考上了公务员后与女友成婚。要结婚就绕不开房子,当时宣城商品房均价已接近3000元,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30万元,把两家老人的家底几乎掏空才凑齐首付。 “买房时我和女友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收入都不高,不啃老,不成活啊! ”小李感叹。
小李的婚房用公积金贷款20多万元、分15年还清,每月还款1500元,刚结婚的小两口一下子成了“负翁”兼“房奴”。结婚6年多来,他们平时都是在岳父母家“蹭饭”,后来夫妻俩的收入虽然涨了一点,但又有了孩子,支出也大幅增加。2011年,小李又找岳父母“化缘”,给爱人买了辆车,方便她上下班。如今,小李和爱人每月到手的收入5000多元,除去房贷、养车,平常生活花销所剩无几。 “这些年我们总摆脱不了缺钱花的境地,虽然也赡养双方父母,但更多的是靠老人接济,孩子也基本上是由岳父母抚养。 ”
“工作累,收入低,反正有父母养着,先快活几年再说。 ”家境富裕的宣城市青年王华告诉记者。高中毕业后,王华跑了许多地方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回到宣城,他先在一家企业当营销经理,干了3个月就炒了老板鱿鱼,又和朋友投资开烧烤店,没赚到什么钱就散伙了,只好在家待着,这一待就是2年。期间,父母也帮他找过2份工作,他都觉得枯燥乏味,最后干脆什么也不干了。
王华的同学陈海虽然大学毕业,但根本就没准备进入职场。 “就业竞争太激烈,还是在家舒服。 ”小陈为自己啃老找了一个相当有说服力的理由:考研。 2010年大学毕业至今,他考了好几年,成绩越考越差,渐渐地,家里人都知道他其实是考着玩。忙于生意的父母认为儿子在家看书总比在外面跑要让人放心一些,也就不再计较了。
“惯坏”了的年轻一族
“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不给他给谁”“只要孩子好,我们老人怎么都能将就”“早也是给,晚也是给,有什么关系”……记者采访时,很多被啃老的父母发出这样的声音。他们中,不管是生活拮据的退休工人、还是资产丰厚的个体老板,没有一位老人对孩子啃老说“不”,总是尽自己所能,给孩子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帮助。啃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大为改善,很多老人不愿他们的独生子女受苦,千方百计为儿女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客观上催生了年轻一代怕苦怕累和贪图享乐的思想。
实际上,啃老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2005年,就有媒体公布了来自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数据:我国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子”现象,30%左右的成年子女有啃老情况。专家认为,家庭因素只是其中之一,就业压力和房价高涨等也是啃老群体产生的重要原因。从精神和经济角度而言,不少年轻人都还没有和父母完全“断乳”。
安居方能乐业,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是很多年轻人结婚的“硬杠杠”。以宣城市为例,近3年来,市区房价从每平方米3000多元上涨到目前的5000元左右,很多年轻人望屋兴叹。 “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房价、物价上涨的速度,不靠父母怎么办! ”一些年轻人如此感叹。
受时尚消费观念的影响,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超前消费、面子消费甚至炫耀性消费,凭借自己的收入远远承担不起,月月欠账,从而一再向父母伸手。有媒体将这一超前消费群体分成了3个类别:凭着自身条件挣钱、收支相抵的,叫“一败天地”;败完了自己又开始啃老的,叫“二败高堂”;到了年龄找了个和自己一样的伴侣,叫“夫妻对败”。
美好生活靠自己打拼
“被人称作啃老族,毕竟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采访中,不少年轻人无奈地说,自己也不想啃老啊,但没有父母的帮助,就要沦为“房奴”和“负翁”。 “啃老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现象,要客观分析,区别对待,加强引导。 ”宣城团市委副书记潘丽华说。
潘丽华认为,被动啃老还有情可缘,可现在社会上有一些年轻人习惯了躺在父母营造的安乐窝里,当“享乐型”啃老族。对这类年轻人,媒体和社会应该加强引导,激发他们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如果听之任之,只会让这些孩子依赖性更强,越来越没有动力和激情,甚至对生活产生消极颓废思想,最后导致恶性循环。当然,如果本人工作踏实勤恳,不过度消费,只是暂时遇到难处或经济困难需要父母施以援手,则需要采取宽容态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还有这样一批啃老族,他们“啃老”并非因为生活困顿,而是要从父母处“融资”,将老人的闲散资金用于个人创业和事业发展,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并在父母有需要的时候及时偿还。 “父母有能力又愿意给孩子提供帮助的,只要是合理的支出,我认为并不是坏事。 ”36岁的省劳动模范、宣城市人大代表杨勇坦承,自己创业之初就得到了父母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