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城市产业结构与产业定位研究 一、产业结构概述 1、何谓“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静态的固定资产沉淀的对比 产业部类产出能力的对比 3:4:3 2:5:3 1:4:5 2、产业结构的分类 经济学家、各国与国际组织之间,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马克思 霍夫曼 消费资料产业:食品、纺织、皮革和家具等工业 资本资料产业:冶金及金属材料工业、运输机械工业、一般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 其他产业:橡胶、木材、造纸、印刷等工业 其他分类法 1.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贸易条件) 劳动密集型产业(labor intensive industry) 资本密集型产业(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技术密集型产业(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y) 知识密集型产业(knowledge intensive industry) 2.产业地位分类法 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和先行产业等类型。 这种划分方法又称为产业的功能分类法。 3.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 这是根据产业发展的技术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分类的方法。它具体包括: (1)按技术先进程度进行产业分类 传统产业(traditional industry) 高技术产业(High—tech industry) (2)按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产业分类 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两类。 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 1、国外相关研究 (1)产业结构的内部构造及其共同演化趋势 霍夫曼: 用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比值来研究工业化四阶段; 配第-克拉克(横向和纵向研究) 该定理把人类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经过经济大样本观察,配第与克拉克两位经济学家先后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率中得到类似的验证。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的份额相对越小,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 钱纳里-人均GDP与经济发展阶段 (2)产业结构变动与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 筱原三代平(1955) 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其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 如,中国的轿车工业、家电产业; 关键是“如何扶持” 赤松、小岛清 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史后提出“雁行形态论”。 用三个相联系的模型阐明其完整内容。后起国特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由三个阶段构成。即: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后又扩展为五阶段,加上“成熟”和“返进口”两个阶段); 国内各产业生命周期均经过上述各阶段,但次序由消费资料生产转向生产资料生产,或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进而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 随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际间出现产业转移,东亚的后起国追赶先行国进程具有“雁行模式”的特征。 关满博(1993) 提出产业的“技术群体结构”概念和构建了一个三角型模型,并用该模型分别对日本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技术结构作了比较研究。核心思想是:日本应放弃从明治维新后经百余年奋斗形成的“齐全型产业结构”,必须促使东亚形成网络型国际分工,而日本只有在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中对其产业进行调整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2、产业生命周期 3、第三产业(广义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4、城市产业结构 (1)城市规模与城市产业结构 规模大,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要求高;(规模大,有些阶段必然要经历,无法跳跃)。 规模小,不存在失衡与否的探讨意义。无法自成一体? (2)城市发展梯度与产业结构 三、制造业企业的研究 1、制造业企业与城市规模 大城市 小企业 城市规模大、配套齐全,企业的大量职能都可以外部化;企业只需专事核心业务,大量业务外包。 兰州石化,西崮石化城。 小城市 大企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