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教学中示错法综述
数学教学中的示错法综述
摘 要: 示错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阐述了示错法教学的目的、重要性、意义,以及示错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主要有学生示错式和教师示错式,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
关键词: 示错法 数学教学 学生示错式 教师示错式
1.示错法的定义及其心理学依据
所谓的“示错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有意地把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展示给学生,或是学生自己把错误的做法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错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防并避免学生出现同样错误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学习的良好品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1]。
2.示错法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
2.1目的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变“填鸭式”、“注入式”为“启发式”、“探索式”,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示错法是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十分有效的环节,一节好课不在于没有出现错误,而在于教师善于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通过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从中引导学生理解难点和掌握重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2]。
2.2重要性
教师在关键处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启发,错误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原因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通过示错的方式来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启迪学生思维,优化思维品质。只有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即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和“达其辞”的最佳时机。
3.示错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
3.1学生示错式
学生示错式,容易产生同感和心理共鸣,能达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和纠错效果。
3.1.1讲评课示错
例1:设函数y=f(x)的定义为全体实数,则函数y=f(x-1),y=f(1-x)的图像关于( )。
A.直线y=0对称 B.直线x=0对称
C.直线y=1对称 D.直线x=1对称
学生A:先作y=f(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得到y=f(-x)的图像,再把图像向左平移1个单位,即得y=f(-x+1),故选B。
学生B:A同学在第二步“平移变换”时,方向错了,应把y=f(-x)的图像向右平移1个单位,即得y=f[-(x-1)],即得y=f(1-x),也选B。
学生C:我认为选B不对,y=f(x)与y=f(-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即关于直线x=0对称,类比可知y=f(x-1)与y=f[-(x-1)]的图像关于直线x-1=0对称,即关于直线x=1对称,故应选D。
评:好一个“类比”,学生C答案正确。
3.1.2复习课示错
对于学生的错误,适时集结剖析,有利于加大以错攻错的力度,教师有目的地罗列出学生的错例。
例2:求函数f(x)=(k>0)的最小值。
学生A: 解:∵f(x)==+≥2
∴f(x)=2
学生B:在利用均值定理求解时,忽略了等号成立的条件。由=得x+k=1,即x=1-k,只有当0<k≤1时才存在x=±,使f(x)取最小值2;当k>1时,不存在实数x使等式成立,这时函数的最小值并不是2。
3.2教师示错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因地制宜地故设陷阱,有意示错,无意示错,即将错就错,也能得到意外的惊喜[3],或利用“反例”等一些教学方法,也能获得不一般的效果。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3.2.1新课示错
教育心理学指出:“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而示错的方法教学则可起到警示作用。
例3:在引入极限概念和极限的求法时,让学生讨论“0.9是否等于1”。
教师首先给出0.9<1,然后问:0.9999…究竟比1小多少?
有人就说:小0.0000…,实在不知道何时说出“1”。
教师再问:0.与0.的大小关系?
学生:3倍,理由是:0.=(这一点小学时就知道了)。
教师:但0.9999…确实比1小。矛盾冲突产生了,通过辨悟,学生看到了0.9999…是一个极限值[4],有限变化过程是一种量变的过程,而无限的变化过程则实现了由量边到质变的飞跃,是不能用有限变化的思维去理解、分析和推理的,只有用极限的思想,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3.2.2课末示错
一节好课,还应当有一个好的结尾。以错结尾,就是根据教学需要,以本节的重点、难点、易混淆易错知识点设错借以提醒或延伸;或以错蕴含下次课的主题,为后续课埋下伏笔、做好铺垫,使学生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