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醇原料气制取
甲醇合成反应器 冷激式绝热反应器 管壳式等温反应器 甲醇合成的工艺流程: 影响因素 在甲醇生产过程中,影响甲醇生成的因素很多,比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空速、气体组分等。 1、温度 从化学平衡考虑,温度提高,对平衡不利;从动力学考虑,温度提高,反应速率加快。因而,存在最佳温度。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的使用温度范围为210~270oC。温度过高,催化剂易衰老,使用寿命短;温度过低,催化剂活性差,且易生成羰基化合物。为保证催化剂使用寿命,应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温度较低些。 (1)、温度高会影响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在温度高的情况下,铜基催化剂晶格发生变化,催化剂活性表面逐渐减少。如果温度超过280℃,催化剂活性很快丧失。 (2)、温度高会影响产品质量。反应温度高,在CO加H2的反应中,副反应生产量增加,使粗甲醇中杂质增加,不但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增加了H2的单耗。 (3)、温度高会影响设备使用寿命。高温下由于甲酸生成,造成设备的氢腐蚀,降低设备机械强度。 2、压力 从化学平衡考虑,压力提高,对平衡有利;从动力学考虑,压力提高,反应速率加快。由图可以看出,压力越大,甲醇生成量越多,但相应的能耗增多,而且还受设备强度限制。因而,选用合成压力一般为4~6Mp。操作压力还受催化剂活性、负荷高低、空速大小、冷凝分离好坏、惰性气含量等影响。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00 800 600 400 200 甲醇生成量(kg/m3催化剂) P/MPa 250℃ 300℃ 350℃ 3、催化剂 在低压法甲醇合成工业中,催化剂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铜基催化剂改进了甲醇合成塔结构,使得反应温度能够严格控制,从而延长了铜基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铜基催化剂的活性与铜含量有关: 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的组成 组分 催化剂 Cu Zn Cr V Mn ICI催化剂 90~25 8~60 2~30 —— —— Lurgi催化剂 80~30 10~50 —— 1~25 10~50 4、空速 空速或循环气量是调节合成塔温度及产量的重要手段。循环量增加,转化率下降,但空速大了,甲醇产量有所增加。在空速为5000~10000h-1范围内,空时产率随空速增加而增加,超过104h-1,空速影响不大。 5 气体组分 (1) 新鲜气中(H2-CO2)/(CO+CO2)摩尔比应控制在2.0~2.2,一般说来,摩尔比过小,易发生副反应及易结炭,且催化剂易衰老。摩尔比过大,单耗增加。 (2) 入塔气中的H2含量提高,对减少副反应、减少H2S中 毒、降低羰基镍和高级醇的生成都有利,又可延长催化剂寿命。 ⑶ 入塔气中的CO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参数,入塔气 的CO含量一般为8%~11%左右。 ⑷ 入塔气中的CO2含量,对水煤浆制甲醇的合成工序一般为3%~6%的存在可保持催化剂的高活性,对甲醇合成有利。但当CO2过高时,甲醇产率又会降低。对甲醇合成有利。但当CO2过高时,甲醇产率又会降低。 ⑸ 入塔气中的惰性气体如CH4、N2、Ar,也影响甲醇合成。惰性气体含量太高,降低反应速率,循环动力消耗也大;惰性气体含量太低,弛放损耗加大,损失有效气体。 气体组成(CO-CO2-H2体积分数)/% 反应温度 碳转化率 CH3OH CH4 0-30-70 250℃ 11.0 0 2-28-70 68.3 0 4-26-70 56.5 0 6-24-70 55.1 0 8-22-70 54.4 0 10-20-70 40.5 0 20-10-70 22.6 2.8 进口气体组成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 甲醇的精制工艺 在粗甲醇贮槽的出口(泵前)上,加入浓度8%~10%NaOH溶液,其加入量约为粗甲醇量的0.5%,控制经预精馏后的甲醇呈弱碱性(PH=8~9),其目的是为了促使胺类及羧基化合物的分解,并且为了防止粗甲醇中有机酸对设备的腐蚀。 加碱后的粗甲醇,经过预热器(由各处汇集之冷凝水,约为100℃)用热水加热至60~70℃后进入预蒸馏塔,为便于脱除甲醇中杂质。 根据萃取原理,在预塔上部(或进塔回流管上)加入萃取剂,目前,采用较多的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