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植物同化物运输
* * 二、分配 新形成的同化产物在各种库之间的分布。 (一)分配方向 由“源”到“库” 1、优先分配到生长中心。 2、不同叶位的叶片,光合产物有“就近供应, 同侧运输”的特点。 下一页 * * * * 1.就近供应 一个库的同化物主要靠它附近的源叶来供应,随 着源库间距离的加大,相互间供求程度就逐渐减弱。 一般说来,上位叶光合产物较多地供应籽实、生长 点;下位叶光合产物则较多地供应给根。 例如,大豆和蚕豆在开花结荚时,叶片的光合产物 主要供给本节的花荚;棉花植株如果叶片受伤或光 照不足,则同节上的蕾铃会因缺乏养分供应而易脱 落。 * * 2.同侧运输 是指同一方位的叶制造的同化物主要供给相同方 位的幼叶、花序和根。如稻麦等禾本科植物为1/2 叶序,1、3、5叶在一边,2、4、6叶在另一 边。由于同侧叶的维管束相通,对侧叶间维管束联 系较少,因而幼叶生长所需的养分多来自同侧的功 能叶。 有机物究竟分配到哪里,分配多少,以供应能力、竞争能力和运输能力三个因素的综合而定。 1.供应能力 “代谢源”是产生光合产物的部位。 供应能力就是指该器官或部位的同化产物能否输出以及输出多少的能力。 2.竞争能力(库强度) “代谢库”(metabolic sink)是指消耗或贮藏同化物养料的器官。同化物之所以能够向“代谢库”输送,主要是“代谢库”有一种“拉力”。 3.运输能力 运输能力包括输出和输入部分之间输导系统联系、畅通程度和距离远近。 (二)库强度及其调节 1、库强度:库间的竞争力。 库强度=库容量×库活力 库容量:库的总质量。 库活力:单位时间单位干重吸收同化物的速率。 1)改变库容量——变化? 2)改变库活力——变化? 2、库活力的调节 1)激素调节 2)膨压调节 所以:库容量较大、生长旺盛、生长素浓度较高的器 官或部位竞争能力强。 小结 有机物运输是植物体成为统一整体的不可缺少的环 节。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筛分子——伴胞复合 体进行的,整个运输过程分为装载、运输和卸出三个 步骤。 韧皮部装载有两条途径: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蔗糖在质外体进入筛分子——伴胞复合体是通过蔗 糖-质子同向转运机制完成。共质体途径是逆浓度梯度 进行的,并具有选择性特点,可以用多聚体-陷阱模型 解释。 * * 压力流学说是解释筛管长距离运输同化产物的一种学说,主 张筛管液流靠源端和库端的膨压差建立起来的压力梯度来推动 的。 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出到库的接受细 胞的过程。同化产物卸出也有共质体和质外体途径,这两条途 径在不同部分交替进行。同化产物进入库组织是依赖能量代谢。 同化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有两个水平:配置和分配。配置 是指源叶中新形成的同化产物的代谢转变,供叶本身代谢利用 、合成暂时贮藏化合物和运到植株其他部位。分配是指新形成 同化产物在各种库间的分布,其分配方向主要决定于库的强度 ,库强度等于库容量与库活力的乘积。膨压、植物激素和蔗糖 调节同化产物输入库组织。 * 作 业 P168 : 5 * * * * 第五章 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有机物生产发源地(源)----运输-----消耗地或贮藏场所(库) 有机物运输是决定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 * 同化物运输的途径 韧皮部装载 韧皮部卸出 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同化产物的分布 * * 了解有机物运输的途径、方向和溶质种类。 掌握韧皮部装载和卸出的途径及机制,植物 体内有机物分配的一般规律。 教学要求 * * 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率和溶质种类 一、运输途径和方向 通过环割法和示踪法实验可知,有机物运输是韧 皮部里的筛管和伴胞(筛分子—伴胞复合体)担 任。 (一)筛分子的结构 无细胞核、液泡膜、微丝、微管、高尔基体和核 糖体,有质膜、线粒体、质体和光面内质网。 * * * * 蒸汽环割 正常状态下的物质流 蒸汽环割处理 处理后的物质流 返回 * * * * (二)伴胞的结构及种类 1、结构:有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线粒 体等 2、种类 (1)通常伴胞 有叶绿体,胞间连丝较少 (2)传递细胞 胞壁向内生长,胞间连丝长 且分支,分布于中脉周围 (3)居间细胞 胞间连丝多,与邻近细胞联系 * * 二、运输方向 双向运输,也可以横向运输。 三、运输的速率和溶质种类 1、速度: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一般为100cm/h (1)但不同植物的有机物运输速度不同;(2)不 同有机物运输速度不同;(3)同一植物不同发育阶 段运输速度不同。 2、溶质种类 研究方法:蚜虫吻刺结合同位素法。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