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城县人民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 黄 姝 花 一、口 腔 护 理 二、输 氧 三、轴 线 翻 身 法 四、皮 内 注 射 一、口 腔 护 理 (一)口腔护理的目的: 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病员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促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的变化及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 (二)应做口腔护理的病人: 对高热、昏迷、鼻饲、禁食、口腔疾 患及术后和生活不能自理者。 (三)常用口腔溶液: 正常口腔用等渗盐水、朵贝尔氏液;口腔手术病员用0.02%呋喃西林液、朵贝尔氏液; 口臭、溃疡、粘液多的病员用1-3%过氧化氢溶液;绿脓杆菌或感染用0.1%醋酸溶液。 (四)注意事项: 1、擦洗时动作要轻,特别对凝血功能差的,要防止碰伤粘膜及牙龈。 2、昏迷病员禁忌漱口,需要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助其张口),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棉球不可过湿,防止病员将溶液吸入呼吸道;发现痰多时及时吸出。 3、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应观察口腔粘膜有无霉菌感染。 4、假牙不可泡在酒精或热水中,以免变色、变形或老化。 5、传染病员用物按隔离消毒原则处理。 (五)口腔护理操作流程: 1、将用物携至病员床旁,向病员解释,以取得合作。 2、协助病员侧卧或头偏向一侧(面向操作者)。取毛巾颌下及枕上,置弯盘于口角旁。 3、观察口腔有无出血、溃疡等现象,口唇有干裂时先予以湿润。 4、如有活动性假牙帮助病员取下,用冷水冲刷干净,暂时不用的可浸于清水中保存。 5、擦净口唇,嘱病员咬合上、下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左侧颊部,以弯血管钳夹漱口液棉球擦洗牙齿左外侧面,沿牙齿纵向擦洗(上牙向下擦,下牙向上擦)。按顺序由内洗向门齿。同法洗外侧面。 6、嘱病人张开上下齿,擦洗牙齿左上内侧、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左下咬合面,以弧形擦洗左侧颊部。以同法擦洗右侧。 7、擦洗硬颚部(横向擦,勿触咽部,以免引起恶心)。擦洗完毕,擦洗舌面(纵向擦)、舌下等口腔粘膜。 8、擦洗完毕,帮助病员用吸水管吸漱口水漱口。 9、口腔粘膜有溃疡者,可涂1%甲紫或散布冰硼散,取下毛巾,擦干面部,口唇干燥者可涂石蜡油。 10、整理用物,清洁后消毒。 二、输 氧 (1)缺氧的症状 ①轻度:发绀轻;呼吸困难不明显;神志清楚;氧分压(pao2)9.3-6.6(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 ﹥6.6(kpa) ②中度:发绀明显;呼吸困难明显;神志正常或烦躁;氧分压(pao2)4.6-6.6(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 ﹥9.3(kpa) ③重度:发绀显著;呼吸困难严重、三凹征明显;神志昏迷或半昏迷;氧分压(pao2) ﹤4.6(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2.0(kpa) (二)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2、心脏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难者。 3、中毒,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者。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等。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或颅脑疾患病员、产程不定期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三)氧气成分、浓度、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 (一)氧气成分根据条件和病人的需要,一般常用99%氧气或5%二氧化碳和纯氧混和的气体。 (二)氧气吸入浓度氧气在空气中占20.93%,二氧化碳0.03%,其余79.04%为氮气,氢气和微量的惰性气体。掌握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起着重要的作用,低于25%的氧浓度则和空气中氧含量相似,无治疗价值;高于70%的浓度,持续时间超过1-2天,则发生氧中毒。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并存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 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 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若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可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故掌握吸氧浓度至关重要。 (三)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分) (四)供 氧 方 法 鼻塞法 鼻导管法 漏斗法 面罩法 氧气枕法 头罩式给氧法 (五)注 意 事 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氧气筒应置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米,暖气1米,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 2、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一旦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嘏损伤肺部组织。 3、在用氧中,经常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持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