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隧洞工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一分局施工段 (合同编号:SCYYSG) 批 准: 审 查: 校 核: 编 写: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述 1 1.2 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 1.2.1 地形地貌 1 1.2.2水文地质条件 2 1.2.3 地质构造 2 1.2.4 隧洞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3 二、编制依据 5 三、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5 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瓦斯专项防治措施) 6 4. 1 瓦斯隧洞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 6 4. 2 瓦斯隧道施工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7 4. 3 隧道瓦斯检测安全技术措施 8 4. 4 瓦斯隧道机电设备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9 4. 5 瓦斯隧道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措施 10 4. 6 瓦斯隧道施工人员的管理 11 4. 7 预防瓦斯突出的安全技术措施 11 龙泉山瓦斯隧洞工程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龙泉山隧洞属特长引水隧道 (一19+601.45~一31+494)全长 11893m,总体走向从西向东,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形。隧洞为1/3000的下坡。龙泉山隧洞进口位于青白江区清泉镇福洪乡杏花村3组兰家老房子旱地,出口位于仁和乡金水桥村3组狗跳地沙河沟右岸坡。 根据图纸龙泉山隧洞设置三条施工支洞,施工支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径为4.5×5.3m。龙泉山1#施工支洞长度为379.2m,2#施工支洞长度为406.3m,3#施工支洞长度为313.6m。 1.2 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2.1 地形地貌 标段隧洞穿越地层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下统白龙组(K1b)和苍溪组(K1c),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和遂宁组(J3s)地层,岩性为砂岩和粉砂质泥岩,龙泉山隧洞砂岩属中硬岩。地质构造上龙泉驿断层在龙泉山隧洞内穿过;龙泉驿断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不存在工程抗断问题。 龙泉山低山地貌分布于总干渠桩号一20+733~一34+450龙泉山一带,龙泉山隧洞穿越本段,为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分界线,由龙泉山复式大背斜组成的山脉;川中丘陵地貌分布于龙泉山以东总干渠桩号一34+450以后的广大地区,场地处于川中褶皱带内,受其影响控制,地形地貌上多为浑园状、长条状平顶山丘和山梁。 龙泉山隧洞进口位于青白江区清泉镇福洪乡杏花村3组兰家老房子旱地,出口位于仁和乡金水桥村3组狗跳地沙河沟右岸坡。隧洞进、出口桩号分别为一19+515.78和一31+408.33,全长11892.55m,进口~出口底板高程为474.50~470.53m。洞轴线方向在桩号一19+515.78~一21+357.45(IP51)为S74°24′E、桩号一21+357.45(IP51)~一28+232.33(IP52)段为S83°48′E,桩号一28+232.33(IP52)~一31+236.84(IP53)为S59°58′E,桩号一31+236.84(IP53)~一31+408.33为S59°58′E。 1.2.2水文地质条件 在龙泉山以西的平原一带,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覆盖层中的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埋深一般3~8m,位于渠道底板以下1~7m左右;穿龙泉山脉一带,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受断层和褶皱影响,局部洞段地下水活动中等~强,对成洞和施工有一定影响;龙泉山以东的丘陵区,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和覆盖层中孔隙水两种类型,因冲沟、洼地分布较多,地形切割零乱,山体大多低矮单薄,故除鞍台山、南塔等相对宽厚的山体外,其余部位地下水位都比较低,一般位于冲沟、洼地地面以下1~2m左右,远低于渠底高程。 1.2.3 地质构造 1.2.3.1隧洞围岩分类 隧洞围岩分类采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和《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中围岩工程地质分类标准,以岩体结构为基础,综合考虑岩石强度、岩体完整程度、结构面特征及其与洞轴线的组合关系、地下水影响等因素,对洞身围岩进行评分和分类。 龙泉山隧洞洞线通过处地面高程为478~706m,铅直埋深一般大于65m,最大近230m。隧洞穿越地层岩性为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粉砂质泥岩岩性软弱,据取样试验,粉砂质泥岩属Ⅲ~Ⅳ类崩解,崩解物为小块。 1.2.3.2 龙泉山断层状况 龙泉驿断层于桩号一17+788处通过,被第四系覆盖层掩覆,产状为N15°~40°E/SE∠35°~70°,其走向与洞轴线近于直交,断层破碎带宽度15~20m,主要由碎裂岩及少量断层泥组成。该断层为龙泉山西坡断裂中的一条断层,龙泉山西坡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未见有过地震活动,地貌错断也不明显,不属于发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