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西爱情诗比较(三亚学院 人文与传播分院 比较文学课程).doc

中西爱情诗比较(三亚学院 人文与传播分院 比较文学课程).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爱情诗比较(三亚学院 人文与传播分院 比较文学课程)

中 外 爱 情 诗 比 较 文秘0901 金吉峰 0910412088 爱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中国的爱情诗最早可追溯到2500年前的《诗经》,如“……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西方爱情诗的出现,则最早见于《贝尔武夫》,约在公元10世纪,最早的抒情诗在12世纪,所以爱情诗句也可能约在同一时段出现,时间上比中国要晚许多。 (一)共同点: 1、中西在早期都有大胆而热烈的情诗。 中国早期的情诗是大量存在的:《诗经》中有《关睢(guān suī )》、《蒹葭(jiān jiā)》、《静女》;“汉乐府民歌”中也有《上邪》,从敦煌出土的唐代无名氏有《菩萨蛮》,明代有《子夜歌》。即使是现代,也有汪静之《过伊家门外》,徐志摩《雪花的快乐》,郭小川的《白雪的赞歌》,舒婷的《致橡树》等。而中国缺少的是像西方那样的有着丰富性爱内容的情诗。 西方早期的情诗也是大量存在的:如《圣经》中的《雅歌》、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相思》、古罗马卡图卢斯《歌集》、但丁的《新生》、彼德拉克的《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白郎宁夫人的十四行诗;19世纪英国诗人彭斯、拜伦、雪莱,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法国诗人雨果等,都有大量的情诗。 很多学者认为,西方的情诗是一条明线,中国的情诗是一条暗线;西方不论是文人创作还是民间创作,都很明显,而中国的文人作品中真正的情诗则很少,民间作品中还是有所谓的真正的情诗。 2、都有一个曲折反复而冲突阻力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思想,主张“男女之大妨”、“男女授受不亲”以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因而情诗创作受到影响;但另一方面,历代的妓馆青楼却又是公开的。因此,文人作品中自然形态的情诗少,但民间的情况又不太一样。在西方,由于受到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宗教统治,写情诗也是受到禁止的;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人冲破禁欲主义的思想与体制,于是情诗也取得正常发展。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的“性”与“情”基本上是开放的;文艺复兴以后,也就更加开放。 (二)差异 1、主题上的差异: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西方常常将所恋的对象视为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比如,但丁的抒情诗集《新生》,抒发了自己对贝亚德的爱恋,他将贝亚德描述为天使,在她身上充满精神之美和使人高贵的道德力量:“看来你是一个神祗从天上来到大地/来显示神奇。/叫看到的人显得那么适意,/令人感到一种甜蜜从眼睛到心里,/似乎从她口唇里一个灵魂转移,/如许温存,又满含爱意,/……”大诗人们重视爱情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力量,其最终目的是使自身人格得到补足或灵魂得以升华,而不一定与所恋的女子结合。 中国传统诗歌主题的围绕轴心不是爱情。“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总纲,“言志”,在当时主要是指政治上的抱负和志向。所以诗歌历来强调“治国,安家,济天下”传统,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要写重大而严肃的题旨,没有个人化的私人情感空间,写“家务事”、“儿女情”是不行的。 可以这样说,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 2、情感上或情调上(表达内容上)的差异: 中国情诗多写“怨”情,多悲苦与悲愤之情,多“悼亡诗”而少“求爱诗”,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李清照《声声慢》、辛弃疾的《祝英台近》;例如杜牧的《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西方则多写“慕”情,多“求爱诗”而少“悼亡诗”,多欢快幸福之情。例如Robert Browning”Parting at Morning”:Round the cape of a sudden came the sea, And the sun look’d over the mountain’s rim, And straight was a path of gold for him, And the need of a world of men for me。 3、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诗往往讲究含蓄隐晦,表情达意委婉多致,充分借助环境因素,以物起兴,借境烘托,被表达的主体似隐似现,或了无痕迹,让人难以揣摩,大多创造出一种“无我之境”或“超我之境”,中国的诗人善于细腻而含蓄地表达宫闱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情感外显平静如水,波澜不惊。西方诗歌则往往表意直观明了,或激烈张扬,其情感奔涌如暴风骤雨,汹涌澎湃,常常是以主体感发而始,虽然也借物渲染烘托,但目的均在凸现主体,创造出一种显性的“有我之境”。 4、宗教情感上的差别: 中国人对于超生死的存在本身没有什么信心,情人死后也就与草木同朽了,等待来世渺不可期。白居易的《长恨歌》,虽然有超越时空的框架,但显然只是在敷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