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文学讲义:《神曲》与《离骚》比较
“诗可以怨”——《神曲》与《离骚》比较(讲稿)
詹 虎
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神曲》与《离骚》的基本内容;了解有关“诗可以怨”观点的中外评论;通过比较分析《神曲》与《离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加深理解屈原和但丁在创作中的思想基础和艺术特色。
重点和难点:1、“诗可以怨”相关文论
2、《神曲》与《离骚》象征手法的应用
3、国别和时代差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过程:
《论语·阳货》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大序》并举“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汉书·艺文志》说“诗言志”。 英国诗人华滋华斯说:“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All good poetry is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他们都把感情的抒发提到了文学创造的首要地位。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讲到冯衍:“敬通雅好辞说,而坎壈盛世;《显志》、《自序》亦蚌病成珠矣。”就是说他那两篇文章是“郁结”“发愤”的结果。这里的“蚌病成珠”中外都有类似说法,北朝诗论家刘昼说:诗是“梗楠郁蹙缛绵之瘤,蚌蛤结疴而衔明月之珠。1500多年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诗之于人,是否像珠子之于可怜的牡蛎,是使人痛苦的病料。”南梁时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楚臣境,说的是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屈原,因为遭到奸佞的排挤而离开郢都,因而,才产生了《离骚》这样伟大的作品。齌“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同样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第三、在创作方法上,两部诗篇都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浓郁色彩,天上人间,人神交错,任凭感情驰骋;在表现手法上,但丁和屈原都采用了梦幻(神游)、寓意、象征;在语言运用上,《神曲》和《离骚》又同用方言所写。但丁提倡用佛罗伦萨方言脱斯甘语写诗,打破诗歌必须用拉丁语来写的陈规;屈原则采用了楚地民歌方言,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骚体诗”。 方言的使用让两部诗篇均带着浓郁的家乡气息,同样开新鲜活泼的一代诗风。
下面重点谈谈《神曲》与《离骚》的象征性。
西方中古文学往往带有神秘的色彩,一般多用梦幻、象征和寓意的手法。但丁在他的早期作品《新生》第一首记述奇梦的短诗中,就描写了贝亚特里齐如何吞了他的心飞上天去的幻景。他的《神曲》更是沿袭了中世纪梦幻、象征和寓意的手法。
我们常常将一部作品归结为一个主题,其实,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是多层次的。它既有表层的主题,又有深层的主题,或者说既有现实的主题,又有象征的主题。比如说《阿Q正传》,它的表层主题是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而深层主题则是揭示“国民的劣根性”。推而广之,阿Q的精神胜利法岂止“国民”才有,福斯塔夫不就是英国的阿Q吗?堂·吉诃德不就是西班牙的阿Q吗?所以《阿Q正传》的主题就具有象征意义。
关于《神曲》的象征意义,但丁在给斯加拉大亲王的信中说:“必须注意这部作品,它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而是含有多种意义的。第一种是字面的意义,另一种是象征或道德的意义。这部作品的主题,单就字面来看,是人类死亡以后的灵魂状态;就象征意义来说,它的主题是人,他义所应得的奖励与惩罚。”这就是说,诗人这一诗篇是含有强烈的道德意义的,而其中的道德意义又是通过象征手法表现出来的。人类生活的准绳是什么?人类怎样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呢?这是诗人提出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照但丁所说,人类必须除掉行动上的一切罪恶,而且要清除思想情绪上的一切欲念,才能得到心灵的纯洁,才能由人智产生神智,得到最后的幸福。相反,如果人们犯了上述的罪恶,他们就应该受到相当的惩罚和折磨。
让我们分别来看看《地狱》、《净界》、《天堂》三部的隐喻、象征手法的运用。
三部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就是《地狱》篇了。作者将地狱分为九层,如漏斗状,越往下越小,有些圈又分若干层。罪人的灵魂依照生前罪孽的轻重,分别被放在不同的圈层中接受苦刑惩罚,罪行愈大者愈居于下层。《地狱》篇一开始就采用了拉丁尼派的隐喻、象征方式。诗人在1300年的一个早晨,在耶路撒冷的一个阴暗的森林里迷了路,遇到一头狮子、一头豹子和一只狼,它们拦住了他的去路,在这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亚特里齐之托,前来援救但丁从另一条路走向光明。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最后由贝亚特里齐引导,游历了天堂。这儿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人本身是人类精神的象征。阴暗的森林指当时混乱的政治环境;狮子为野心,指攻打佛罗伦萨的法国王朝;豹子为淫邪,指佛罗伦萨黑党;狼是贪婪,指教会的权力。但丁非常巧妙地将现实状况和内心情绪写入了诗歌。
作品第二部分是《净界》。净界是南半球海中的灵魂赎罪的地方,像七层宝塔一样的高山,愈高愈小。山门外游荡着忏悔太晚或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