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宗教、音乐教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原始音乐的起源(约前8000年—前11世纪) ※ 原始音乐的产生 ﹡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需要而产生 ﹡ 为表达感情和娱乐 ﹡ 模仿大自然的鸟鸣声 ﹡ 直接起源于劳动 ※ 原始音乐的含义 乐在当时不是单指纯音乐,而是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在内的综合艺术,它标志着这个时期的音乐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不可分割。西汉《乐记》:“诗言其志;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混沌初开时的先民音乐成现出诗乐舞混为一体的特点 ﹡音乐是人民发自内心的感受。原始音乐还没有从功利的巫术活动中独立出来,音乐是他们取悦申神灵的手段,那些发自他们内心的歌舞真实表现了他们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愿。虽然我们从现代的标准来衡量,这些传说中的远古音乐还很粗糙、原始,还不成体系,但谁又能说这些音乐不是原始人类情感、信仰、期望的浓缩和积淀呢? ﹡音乐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传说中的音乐正是从各个方面描写了原始人类生活的每个侧面,其内容涉及战争、求偶、图腾崇拜、狩猎、种植以及和自然界斗争等诸方面。欣赏这些记载中的乐舞,就如同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副各氏族部落的先民们现实生活的立体画卷,一股民族自豪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吴越春秋》记载的这首《弹歌》是表现原始人类生活的古老乐歌,相传在黄帝时已有。歌曲简短精练,虽然仅仅8个字,却表现了丰富的内容。表现了原始人的狩猎生活。 ﹡音乐具有巫术般的功能,可以求雨、救众生,可能是远古人类的良好愿望。 原始时代的乐舞(古乐)云门、大咸、韶、大夏、大濩、大武 第二部分 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的奠定时期(前11—前221年) ﹡ 概述 ﹡ 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在西周时由周公初步制定,后人又不断增补才形成一种十分严格而又繁琐的制度。其目的之一就是巩固封建等级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礼乐制把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再依照等级地位的不同,规定所施行的礼乐。如王使用的乐队可以排列东西南北四面,诸侯可以排列三面,卿和大夫可以排列两面,士只可以排一面。乐舞的规模大小也有所规定,如王的乐舞队伍是64人,诸侯48人,以下逐级递减,庶人没有享受礼乐的权利。周代制定了很繁琐的典礼,在贵族的政治、外交、军事和日常生活等反面有着各种礼节仪式,其中很多场面都有音乐配合,而且音乐形式规定得也很严格。礼乐制度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但它将乐置于礼的附庸,使音乐成为以礼为中心的模式音乐,限制了音乐本身的发展。 ﹡ 周代雅乐 周代统治者在祭祀天地、祖先以及朝贺、宴会等场合所用的音乐,因其具有“典雅纯正”的风格,所以北成为雅乐。六代乐舞是雅乐的主要内容,在重大仪式如大祭祀、册立太子、纳后、元旦冬至大朝会及盛大宴会时使用,但主要用于祭祀,严格等级制度。传说发明乐器和最早弹奏音乐的是伏羲。到黄帝时代,黄帝命伶伦造律,根据凤凰之鸣以别十二音阶,于是黄帝时产生了最早的礼仪性乐舞《云门大卷》。尧时产生《咸池》,舜时则有《大韶》,孔子自称听过流传下来的韶乐,称赞为尽善尽美的乐舞。夏禹时的乐舞为《大夏》,商代纪念伐桀功勋的乐舞称为《大》,周代表现武王伐纣业绩的是《大武》。周代存有以上历代各种乐舞,总为六乐,分别在各种祭祀时使用。《云门大卷》用以祭祀天神;《咸池》用以祭祀地神;《大韶》用以祭祀四望;《大夏》用以祭祀山川;《大》用以祭祀始祖姜嫄;《大武》则用来祭祀开创周代基业的祖先。 上述雅乐流传到汉时只有《大韶》和《大武》,随着时间河流的冲刷,雅乐变得越来越模糊,缺失越来越多。流传得如此艰难,除了古人记谱的技术原因以外,是雅乐本身缺少生命力。用乐舞传述礼、调合天地、表现仁,实在是难为了艺术,肩负如此重大使命的乐舞,怎能不平板、沉重?然而雅乐对每一代朝廷却是不可少的。儒家以雅乐为正声,每个王朝建立伊始都要制礼作乐,由皇帝召集博学多识的文臣对古礼、雅乐舞进行考据、推敲,制出本朝的乐舞,以颂扬本朝的功德。各代由太常寺掌管雅乐。 传统音乐的发展时期(前221年—960年) ﹡ 乐府 ﹡ 李延年: ﹡ 汉魏悲乐 ﹡古琴 东汉 《广陵散》 《胡笳十八拍》 《酒狂》 《梅花三弄》 传统音乐的成熟时期(960—1368) ﹡ 概述 宋代以前,中国的音乐是一个从原始乐舞到盛唐大曲、从原始的民乐到盛大的宫廷音乐的进化过程,这是音乐发展的主流。两宋以后,中国音乐开始向民间音乐方向发展,先后出现了相对独立的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器乐合奏等。中国戏曲的种类于今有300多种。戏曲音乐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知道宋金时才渐趋于成熟。元杂剧和南戏奠定了中国戏曲唱腔的基础。 ﹡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