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钟永新·忧国与议学:宋育仁诗注中的张之洞.doc
忧国与议学?:宋育仁诗注?中的张之洞?
钟永新
【摘要】蜀中名家宋?育仁为张之?洞在成都所?创尊经书院?时期的门人?,宋育仁在张?之洞去世后?撰有挽诗十?首,附有诗注,可弥补两人?交往史料空?白。受张之洞的?影响,宋育仁返川?后兴办实业?,是近代四川?开风气的重?要推动人物?。张之洞与宋?育仁的交往?,体现了忧国?与议学两大?主题。
【关键词】张之洞;宋育仁;甲午战争;思想交往
一、张之洞、宋育仁交往?新材料的发?现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晚清?重臣张之洞?对四川文化?教育影响深?远,其在成都创?办的尊经书?院,培养出大量?精英人才,门人之一的?宋育仁秉承?他的事功作?为,办学办报办?实业,可谓“四川张之洞?”。
有关两人的?交往材料见?载甚少,台湾学者王?尔敏所撰《宋育仁及旅?英探索新知?及其富国建?策》提及未见《张文襄公全?集》收录张宋书?函,仅见戊戌变?法之年(1898)八月,张之洞在门?人杨锐被抓?后十分震惊?,迅速发电报?给正在四川?办《蜀学报》的宋育仁叮?嘱“立言选报,务须斟酌”。另有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评析廖平时?,记载廖平、宋育仁同赴?湖北拜见张?之洞,“夜饮剧谈,达旦始散”,其他资料未?有再获,有待进一步?钩沉。
后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查阅《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第58册《张文襄公荣?哀录》,发现宋芸子?观察育仁诗?歌十首、挽联一幅、挽词一首。宋芸子即宋?育仁表字,此诗为其它?宋育仁诗文?集未收录,值得注意的?是宋育仁在?诗中增补大?量注解,大约2千多?字,详细描述晚?年张之洞与?宋育仁的思?想学术交流?情况,有助丰富张?之洞和宋育?仁的人物研?究。
二、宋育仁诗注?的内容解读?
整个诗注分?为三部分,内容涉及湖?北办厂(1-3首),甲午风云(4-8首),学术夜谈(9-10首),为宋育仁亲?笔记录,真实可信,从中可了解?许多历史事?件的背景始?末。
忧国丹心久?,还朝白发新?。
班头上柱国?,第一外台臣?。
炳日千秋鑑?,回天四海春?。
不嫌迟作相?,今用读书人?。
文经兼武纬?,后乐每先忧?。
剑佩钧三奏?,云霄羽一筹?。
夷吾出江左?,陶侃在荆州?。
早计成功退?,功成晚邺侯?。
自移镇鄂,即注重练兵?,设枪炮厂,常引陶侃“惜分阴”以勖官士。甲午之役,各省枪械皆?资于鄂,曾语育仁云?:李建堂、于次棠,岂非正人?!第于海疆告?警,则就鄂求军?械。比事罢,则又言制枪?炮之非,何为作此亡?国之臣语耶??[1]
【按】张之洞移镇?湖北以后,注重练新兵?,设立枪炮厂?,从而为后来?甲午战争中?各省提供枪?械,其间张之洞?对宋育仁说?及李建堂、于次棠在海?疆告警时求?助于湖北提?供军械,事件过后,李、于却又非议?生产枪炮弊?端,令人愤慨不?解。
九轨达通途?,官山冶一炉?。
驾鼋鞭入海?,蹠掌缩成图?。
建议先天下?,隆规拓上都?。
非常难虑始?,当日足音无?。
丁亥戊子间?,合肥议延接?关外铁路,时论骚然,下各督抚议?。夫子独主建?中国腹地干?路,时为创闻,群疑众难,朝议以他人?不能任此。公建议则请?公任之,乃由粤移镇?鄂,是为卢汉铁?路之原起,即今京汉铁?路。又以武汉居?天下之中,炼铁为制造?之祖,相大冶煤铁?,创汉阳铁厂?,厄于官币,支绌为之。师曾为言,部中举措不?知命意,如以铁厂不?必办,奏罢可也,乃不然,但限定只拨?二百万,明知断不敷?,然则意若曰?:事不望办成?,第准其耗二?百万耶?既而过津见?合肥,语次铁厂,力言其不就?大冶而立厂?武汉为失策?,且言得意门?人,当为出一计?。育仁遽答曰?:书生不识时?务,不敢言,第旁揆情形?,部持欵,少与之,故为难耳,如有北洋财?力,亦自立办。及铁厂成立?,款愈难为继?,乃保盛京卿?宣怀承其事?。[2]
【按】丁亥年,李鸿章建议?延接关外铁?路,张之洞则主?张修建内地?铁路。因系张之洞?提出此议,故由他担任?实施,张之洞于是?从广东移镇?湖北,筹建卢汉铁?路。当时先建汉?阳铁厂,部中只拨有?二百万,资金缺乏。当张之洞过?天津与李鸿?章见面,还继续为铁?厂筹设力言?,希望门人出?谋划策,宋育仁建议?可增加北洋?财力。后来铁厂修?成,续款减少,故有保举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之?措。
山海望同归?,輶轩待访谁??
伐交谋不用?,凿空语成欺?。
横海惊胡马?,连江照楚旗?。
当时淮泗满?,独仗论安危?。
通使以来,无人觇敌国?,惟曾颉侯、薛庸盦副都?日记,备掌故亦不?及其国是、国俗、民业、军形,至于学校、富强之本更?无能言之者?,此外纪述多?闻之译人,但夸其船坚?炮利以恫喝?,为主和之策?。夫子独先见?远筹。有自使间归?者,必虚怀延勖?。癸巳育仁随?使欧觇人国?,著《采风记》,始以“学校”立专门。甲午倭用朝?鲜与我寻釁?,政府不知海?军实情,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