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亚民间故事传说中的海洋文化精神探析.docx
三亚民间故事传说中的海洋文化精神探析
三亚,古称崖州,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有关海洋的民间故事传说,下面是小编整理推荐的一篇关于海南三亚海洋文化研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前言
关于“海洋文化”这一概念,目前国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中国海洋大学的曲金良教授的观点颇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海洋文化,就是有关海洋的文化,就是人类源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化生活内涵。 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1]
而海南的海洋文化,“具体表现为人们对于海南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和心态”,[2]以及由此产生的海洋信仰与涉海传说、关于海洋的开发历程、海洋性生活和生产习俗、海路文化等等众多的形态。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物产丰富。 据史料记载,远在2000 多 年前 ,在汉武帝元封元年 (前 110 年 ),就在今天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珠崖郡,隋朝时设临振郡,唐代又改为振州。
到了宋代,崖州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 因为三亚孤悬海外、远离帝京,自古以来它一直被人们称为“天涯海角”. 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三亚海洋文化的多姿多彩,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崖州古城、南山、大小洞天、天涯海角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三亚市西南部的崖州湾更被喻为海南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是海南岛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由于地处南海之滨,三亚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涉海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如天涯海角的传说、南天一柱的传说、亚龙湾龙塘的传说、南山海上观音的传说、寿比南山的传说、小洞天的传说、鹿回头的传说、福如东海的传说、海棠湾的传说、蜈支洲岛的传说、玳瑁洲的传说、双女石的传说、野猪岛的传说、落笔洞的传说、伏波将军的故事、黄道婆的故事、鉴真大师的故事等等。 这些民间故事或传说,或讲述古崖州人在神仙的帮助下攻克难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或讲述他们在看似难以战胜的困境中展现了自己的英雄本色,或展现他们在危难之中互相扶持……洋溢着灵动的想象和奇幻的色彩,渗透出强烈的海洋文化精神。
一、冒险开拓精神
对于长期生活在海岛最南端的三亚渔民来说,海洋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渔民向来以海为家,以渔为业,疍家人甚至吃住都在船上。 因此,古崖州人属于勇敢的猎海者的家族,天生有不惧风浪、不怕挫折的冒险开拓精神,这在很多涉海的民间故事或传说中都有所体现。
玳瑁洲的传说[3](P645-646)中那个名叫阿炳的小伙子,不但会捕鱼,还射得一手好箭,不论是海里的飞鱼还是天上的飞鸟,他都百发百中。 在一次出海打鱼时, 滔天大浪打碎了阿炳的船,他抱着船板和大浪搏斗;听到了同样在海里挣扎的阿娟的呼喊声,他拼搏着找到阿娟,将她托起,一同抱着船板大声呼救。 在被观音娘娘派出的两个玳瑁神救到荒无人烟的西岛上后,他们长居西岛,辛苦劳动,引来了南海的玳瑁纷纷来小岛下蛋孵化繁衍,最终使西岛成为风调雨顺、鱼虾丰盛、六畜兴旺的风景秀丽之岛。
野猪岛的传说中,[3](P649-650)野猪岛上野猪横行,连武艺高强的两位年轻族长也遇害了。壮士容哥发誓要打败野猪王,为民除害。 为此,他寻找见血封喉的毒药,制造能克制野猪王利牙的宝叉,加快练武习术,准备了 3 年。和野猪王交战后,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杀得天昏地暗还不分胜负。容哥的英勇行为打动了野猪王,野猪王把自己辛苦修炼的仙丹分成两半,一半给了容哥,一半给了他最疼爱的女儿,自己却因失去仙丹变成化石,至今岛上仍屹立着这块巨型野猪石。
阿炳和容哥的这种不惧风浪、不畏艰险的英勇行为,正是古崖州人冒险开拓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求变创新精神
大海的流动和变化决定了它有较大的自由度, 较少狭隘观念和保守思想; 而大海的辽阔和深邃又激发了人的想象和联想,开拓了人的心灵世界。古崖州地处海南岛最南端,水幽、湾秀、山奇、石怪、洞异,极易引发人的遐想,其自然景观也就沾有几分仙气、灵气,其神话传说更是渗透着古崖州人创新求变的精神。
如在蜈支洲岛的传说中,[3](P642-644)几千年前,天庭修缮花果园,天工在砌筑假山时,不慎使一块天石陨落凡间,掉在珠崖藤桥河(位于今三亚市)的入海口。 掉落后的天石一天天升高增大,成了一座小岛,堵塞了河水流入大海,也梗阻了船只的通行。每年雨季,藤桥一带洪水更是泛滥成灾,田地无法耕种,渔船无法出海捕鱼,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 村里一位名叫阿强的青年,决心为黎民百姓消灾解难,他走家串户发动乡亲搬掉这座小岛,自己更是身先士卒,在乡亲们收工回家后还一个人坚持劳作。与此同时,玉帝也下旨派一位仙姑下凡寻找陨石。从阿强处得知百姓们深受陨石之害,仙姑回到天宫禀报给玉皇。 于是,玉皇将两头神牛和一只金龟派给仙姑,命他们在夜间悄悄把小岛搬走。 没想到小岛在被拉到入海口大约 5 公里处时,一位在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