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锋:我的大学——邂逅重庆.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锋:我的大学——邂逅重庆.doc

徐锋:我的大学——邂逅重庆 1.重庆之缘 父亲与我的求学路,有无尽的相似,都是在年少时往返于重庆与昆明之间。当年,我的父亲19岁的时候独自一人历经5天的绿皮火车、长途汽车、步行等交通从重庆来到昆明,在云南大学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而且据父亲说一来昆明就10年未回过重庆。而在27年之后的1981年,17岁的我离开昆明,第一次踏上了之前从未去过的父亲故乡重庆---我的老家的求学之路。 在我心目中,重庆既陌生又熟悉,在脑海里一直有两方面的印象非常深刻。一是那些年,伯父、姑姑等等亲戚时常会来到昆明出差,他们和父亲有着同样亲切地四川口音,而且他们总会带着香肠、腌熏肉、肥皂等那些好吃、好用的生活必需品来,这些好吃的东西对于那个年代还在时兴肉票的我们来说,完全是打牙祭的美事,对我一直就留下了重庆的生活比昆明要富足的印象;另外一个源于《一双绣花鞋》的手抄“恐怖”小说,也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神秘重庆”的印象,这是一部国共内战时期的谍战题材小说,这小说后来还改编为了电影,反映出重庆浓郁的神秘气质。 1981年入学后的第一次建筑参观 1981年初步设计课-南温泉 1982年我们班的设计课堂 2.建筑学之缘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画画。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需要“上山下乡”,父母也希望我能够有一技之长,毕业以后也许可以借此逃脱“命运的安排”。所以,在我读初中的时候,还专门请了医院一同事的正准备77级报考美院的女儿来辅导我画画。 大学填报志愿之前,我从未想过会学习建筑学。最开始的大学志愿是哈军工或者北京航空学院之类的院校。因为在那个年代,到处都在宣传科学的春天就要来了,给人灌输的理念就是要努力学习,然后做一名科学家。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在高考之后,科学家梦想离我远去,而我又不想随着父亲、母亲的脚步去学医。而就在报考志愿的前几天,我跟随高中班主任认识了他中学的一位老同学,他在昆明的一家设计院工作是一位来自重建工毕业的建筑师,偶然的机会去到这位建筑师的家中做客,从此,改变了我梦想的轨迹。记得那天在这位建筑师长辈的书房里,我看到了很多建筑设计类的书籍和各种国外建筑的彩色照片资料,一下子打开了我的眼界。不由地心里想:这不就是我喜欢感兴趣的专业吗!不仅是工科专业,还和画画紧密结合,这就是我想要学习的专业了,甚至是未来从事的职业了。回家第一件事就跟父母商量我要学建筑学,填报志愿的时候,查到在我从未去过的“老家”的这所大学就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我的高考分数达到要求,所以第一志愿我就改报了重建工的建筑学专业,之后就顺利被录取了。 3.师兄弟之缘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如今昆明到贵阳乘坐高铁只要2小时,未来贵阳到重庆的通车高铁也只是需要2小时左右。而在我17岁那年,真真切切地就如大家说的“家乡宝”,从没有离开过云南。 在1981年踏上了自己的求学之路,乘坐火车从昆明出发去重庆。乘坐火车从昆明到重庆是没有直达列车的,需要两个夜晚的乘坐时间。第一天下午从昆明出发到贵阳需要乘车13个小时,然后要在贵阳换乘,等待一白天的时间,第二天晚上从贵阳到重庆,第三天早上才能到达重庆。现如今看来,两个晚上一个白天的路途依旧是很遥远,不过在路上,却相识很多沿途读重建工的小伙伴,特别建筑系的小伙伴,当然还有高年级的学长,比如贵州省院的总建筑师董总等等,每次贵阳转车的那一整个白天经常到火车站附近的董明师兄家“混日子”。 1983年峨眉山美术、古建筑测绘实习 1983年假期回家-我的第一张彩色照片 小时候,我家住在昆明医学院的大学校园里面,生活轨迹始终都是学校到学校,不曾有过什么变化。中学时候几次集中学工、学农,其他同学都是打了背包离开家,到工厂、农场住宿,而我都被老师安排留在学校的食堂帮厨。就这样,上大学成了我人生第一次参加的集体生活。1981年我第一次独自离开父母,打了背包,提了母亲曾经读大学时使用的皮箱,踏上了求学路;也是第一次,由于与他们的分离而留下了眼泪,第二次分离之流泪是大学毕业工作的第二年我父亲的葬礼上。。。。 经过一路奔波终于到了重庆,一下火车一股热浪迎面而来,我的大伯母远远的就站在出站口等候,然后坐上新奇的缆车从菜园坝上到两路口,然后乘公车把我送到位于沙坪坝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一路上看到的重庆市容,远远的脱离了我的想象,天空、建筑、冒着热气的道路等满是一片灰色,与昆明的七彩对比起来,宛如进入了“黑白火焰山世界”。 入学时由于历史原因77级、78级都没有毕业,我们81级入学之后没有宿舍,全体81级学生被安排在重建工新建仓库中住宿,一个班一间库房。巧合之下,我们建筑学81级2班包括我,元超,唐建,张楠,彭高峰等在内有7个人被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