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第三单元考点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侵略人教版.docVIP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第三单元考点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侵略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第三单元考点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侵略人教版

考点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1.(密码原创)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 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 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 D.“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解析:“被轰出中世纪”后,中国逐步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故D项是错误的。 答案:D 2.(2012·福建泉州)“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1838年9月林则徐奏折)。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  ) A.整顿吏治 B.禁止吸食 C.严惩贩卖 D.断绝外贸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根据题干信息“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后面叙述了官员腐败的种种表现,因此体现了林则徐整顿吏治的观点。 答案:A 3.(2012·广东汕头)关于《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 A.白银大量流入是造成中国地价与米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B.康乾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粮价上升的直接因素 C.鸦片战争后的地价与粮价呈同态上升趋势 D.太平天国运动是粮价升高地价下降的重要因素 解析:从图中可以分析出鸦片战争即1840年后,米价上升而地价下降,C项“地价与粮价呈同态上升趋势”说法不正确。 答案:C 4.(2012·广东湛江)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从时间1854年判断,此时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南京条约》已经签订。从材料“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也可看出是中英双方签订的条约,符合条件的是《南京条约》。 答案:A 5.(2012·河南郑州)《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 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 解析: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进攻上海,引起上海许多市民的恐慌,纷纷躲到租界内“避难”(寻求外国的庇护),造成租界人口迅速增加和房租的上涨。到了1864年,天平天国运动失败,上海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原来在租界“避难”的人纷纷离开,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 答案:B 6.(2012·湖南常德)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上述材料表明(  ) A.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相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 B.太平天国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 D.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儒家伦理纲常思想,因此没有体现出比清政府的进步。 答案:A 7.下图两部文献有其共性的一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 A.都反对封建地主压迫,但都没有真正地落实 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强烈要求土地的愿望 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建立民主政治为奋斗目标 解析:图片所示分别是太平天国前、后期的革命纲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C项是《资政新篇》的意义;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两部文献。两部文献都反对封建地主压迫,但因文献自身的空想性、战争环境等因素都没有真正地落实,故选A项。 答案:A 8.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 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旧式的农民起义,其矛头指向清王朝,仍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