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学案第4讲人教版选修1.docVIP

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学案第4讲人教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学案第4讲人教版选修1

第4讲 王安石变法 [考 纲] 王安石变法。 [课 标]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 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北宋集中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导致“三冗”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局面。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1)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2)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二、变法目的和性质 1.目的:挽救危机,富国强兵,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 2.性质:在不触动封建所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 思维提升  三、内容 项目领域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上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募役(免役)法 纳钱代役 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军事上强兵之法 改变积弱局面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 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 在各路设“将”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 政 治 上 取 士 之 法 培养变法人才改革科举 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整顿太学 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 惟才用人 重改革、破成规 思维提升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主题1 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激化:①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②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③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弱,国力衰退,导致积弱局面形成;冗兵、冗官和冗费又造成了积贫局面。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史料一 宋太宗到宋英宗时期财政情况 时代 岁入(缗) 岁出(缗) 盈亏(缗) 太宗至道末年(976) 22 245 800 余大半 真宗天禧末年(1021) 150 850 100 126 775 200 余24 074 900 仁宗皇年(1049) 126 251 964 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 116 138 405 120 343 174非常费:11 521 278 亏15 736 047 史料二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宋史》卷二八四 史料表明北宋中期,面临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冗费严重。 史料三 北宋的既定政策是纵容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而且给予免税免役的特权。而中小地主和较富裕的自耕农,为逃避繁重的税敛和差役,宁愿托庇于官绅和豪强之家,伪立契约,假称土地已典卖,自己沦为佃户,实则仍在原有的土地上耕种,但要把收获物的一部分交给官绅和豪强之家。 史料四 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史料表明北宋初纵容土地兼并,豪强拥有免税特权,造成土地兼并严重,赋税不均,逃税现象严重,一方面加剧了政府财政困难,另一方面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 史料五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治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 史料反映出岁币的存在加剧了北宋的负担。 主题2 庆历新政 图示:    变法内容 主题1 图示内容 类别 目的 措施 理财 富国 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 整军 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取士 选才 改革科举制、改革官制、整顿太学 主题2 怎样理解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 (1)青苗法:使百姓可免受高利贷商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