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版高二年级地理选修五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质灾害PPT课件
时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地点: 四川省汶川县、北川县 震中经纬度: 30.986°N 103.364°E 震级: 8.0级地震 震源深度 : 14千米 伤亡人数: 69227人 时间: 2010年04月14日 07:49:40 地点: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北纬33.3度、东经96.3度) 震级: 7.1级地震 震源深度33千米 伤亡: 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① 分布范围广② 分布不均,大陆上西多东少; ③呈带状分布。 ④台湾地区、华北地区较多。 我国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 西南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 大陆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断层活动活跃的地区。 如何防治? 1、加强监测与预报 2、加强防震意识 3、做好防震抗震储备 (2)泥石流 二、我国滑坡、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 泥石流过后的街道 (二)空间分布 地势阶梯的分界线 地震多发区 总体上在西南、中部、东部 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成因 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坡面物质松散,易发生滑坡; 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如何防治滑坡泥石流? 1、植树造林 2、山坡上挖排水沟 3、施工水泥桩、防护墙等。 4、建立观测站等 2、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1)我国主要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 ②喜马拉雅地震带 ③华北地震带 ④东南沿海地震带 ⑤南北地震带 ⑥西北地震带 ⑦青藏高原地震带 ⑧滇西地震带 (2)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读图思考: 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我国多发地震的原因。 (3)地震带的成因 发现:(1949 —2000年)人口密度≥400人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是人口密度200—400人的地区的10倍;是人口密度100~200人地区的100倍。 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 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读图思考: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为什么灾情东重西轻? 灾情 社会经济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我国地震死亡 人口总体下降 经济损失迅速上升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 灾情发展趋势 读图思考:我国近年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口下降,但为什么经济损失却上升? 2、滑坡和泥石流 A、概念 (1)滑坡 B、发生的条件(陡峭的地形地势;松散的地表物质;植被破坏严重) C、多发地区 D、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高度与体积) A、概念 B、特征 C、发生的条件 (3)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地形陡峻;有丰富的松散 物质;短时间内大量水流) 被滑坡冲毁的铁路路基 特大泥石流 四川省泸定县 2005年6月30日 暴雨引起15个乡75个村暴发滑坡 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85年7月15日 我国铁路史上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泥石流灾害事故 四川省 1981年7月9日 灾害 地点 时间 大面积山体滑坡 四川省达州市 2007年7月31日 连降暴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随之而产生滑坡和泥石流 陕西南部 1981年秋季 特大暴雨的袭击,使全省18个地、市、州的90多个县区发生了约6万处滑坡 四川省 1981年7月 地震引起大规模的山体滑坡 四川茂汶县 1933年8月25日 发生在中国的部分滑坡、泥石流灾害 读材料:归纳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的时间规律。 (一) 时间分布 1、泥石流的时间分布: 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2、滑坡的时间分布: 表现出常发性,尤其是大雨、暴雨 我国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