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语文上册《七色光六》课件
文化 莺歌岭文化、渤海文化、流人文化、宁古塔文化及近代革命历史文化等,形成了宁安浓郁的民俗风情。莺歌岭遗址,是文献中最早记录的中国北方肃慎人繁衍生息所在地,出土的“陶猪”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是中国中世纪地面建筑遗址保存最丰富、布局最完整、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古都遗址,国宝一级文物——石灯幢。 作为清代的著名流放地,宁安保存着由宁古塔通往吉林、盛京(沈阳)及中原的必经之路大石桥、为督办边务的钦差大臣吴大澄而修建的望江楼、宁古塔城西的名胜“西阁”、远近闻名的北国第一名泉——泼雪泉、张缙彦等著名流人建立的“七子诗社”、革命教育基地张闻天工作室、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马骏纪念馆等丰富的历史遗存。 “宁安”满语旧称宁古塔,汉译为“六居址”,是指本地的六个大部落。这里是远古及夏、商、周时期肃慎人故地、唐代渤海国的京都、金代始祖函普的始居地,更是大清王朝的发祥地和北国重镇。近代,宁安是东北著名的革命老区和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抗日根据地。 流人文化 清人入关后,对它的“龙兴”之地——东北地区实行特殊的保护政策,以山海关为限严禁关内人随意出关,进入东北地区落户,对东北是想“封禁”大约持续了200年左右。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封禁时期文化,以流人为主体的文化代表了清朝关东文化,故又称“流人文化”。 海东文化 宁安这块土地上曾是由古代少数民族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国的国都——上京龙泉府。渤海国是隶属唐朝的地方政权,它雄踞东北长达200多年。由于渤海国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仿照唐朝典章制度,吸收唐代文明,终于发展成强大的“海东盛国”。它不仅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而且文化也空前繁荣,尤其是以文学艺术为主的精神文化成就更为突出,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和日本国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这就是著名的“海东文化。” 风景名胜 宁安境内自然景观与名胜古迹融为一体。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堪称“塞北一绝”。国家级森林公园——火山口森林公园内,拥有国内最大的小北湖红松母树林。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是世界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都城遗址,还有三陵古墓群、清代大石桥、兴隆寺、石灯幢、清真寺及望江楼等历史人文景观也广受瞩目。 * 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⑴然而,多年来最令我魂牵梦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却是故乡的芦苇——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迎着清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练 1. 读一读下面的两段话,体会作者是怎样写芦苇和小鱼儿的。 第一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作者要重点突出描写的事物——芦苇;第二句是对故乡芦苇的远景式描写,将芦苇放置到了水乡特定环境背景中。把“一片片,一簇簇”的芦苇比作“绿色的轻云”,形象生动。 ⑵我记得,夏天在江边洗澡,鱼多得直撞你的腿。小鱼儿一群又一群仿佛铺满了江底。它们追逐着啃咬你的脚,咬的呢心里麻痒痒的,直想咯咯笑。 第一句话总写,突出了鱼多的特点。第二句话具体来写小鱼儿之多,第三句则是写在江边洗澡的乐趣,也突出了鱼多的特点。 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按照不同的要求改写。 练 (1)可爱的家乡有许多景物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缩句:——————————————— (2)故乡那轮明月使人思念。 扩句:—————————————————————————————— 景物印在心中。 故乡那轮金黄的明月使人十分思念。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者: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两首著名的《回乡偶书》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①[偶书]偶然有感触,写了这首诗。 ②[鬓毛]鬓角的头发。 ③[衰]疏落,指头发白了,少了。 作者年少时就离开了故乡,直到垂暮之年才回到日夜思念的家园,虽然家乡的口音还没有改变,但两鬓头发已被秋霜染白。那些孩子从未见过我,好奇地笑着问我这个客人从什么地方来。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