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的分析与防治王恭先精品PPT.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滑坡的分析与防治王恭先精品PPT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工程(二郎山龙胆溪滑坡) * 抗滑桩施工 * 锚索抗滑桩钢筋(川藏公路二郎山滑坡) * 预应力锚索框架治理滑坡(太原—古交公路K13+800) * 锚索地梁和坡脚抗滑桩 * 锚索抗滑桩和锚索地梁 (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K98滑坡) * 锚索地梁和锚索框架(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K155) * 高边坡锚索地梁加固(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 * 预应力锚索(南昆铁路八渡车站滑坡) * 编制锚索 * 锚索绑扎情况 * 地梁钢筋 * 地梁浇注砼 * 拉力分散型锚索 * 拉力分散型锚索 返回 * 第四节 滑坡推力计算 滑坡推力计算是防滑工程设计所必须的工作内容,初涉滑坡防治工作的技术人员往往觉得难以把握。 滑坡推力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滑坡推力的计算范围; 2、计算公式的选择; 3、滑带各段强度指标(c、φ)值的选取; 4、附加力的考虑与确定; 5、安全系数的确定; 6、计算推力的校核。 一、滑坡推力计算范围的确定 1、首先从地质分析上划分各滑动条块,各条分别计算。 2、同一条滑坡是否分级及前后级之间的关系。一般只计算到贯通裂缝的一级,若前面稳定后面自然会稳定。 3、多层滑面应分层计算其滑坡推力。 二、计算公式的选择 计算方法很多,应根据不同滑面情况选择,一般多用分块推力传递 * 系数法。 第i块的剩余下滑力为: Ei = KWisinαi - Wi cosαitgφi – CiLi+Ei-1Φi 式中:K —安全系数,一般取K=1.10~1.25; Wi —第i块滑体的重量,KN; αi —第i块滑体滑面倾角,度; Ci —第i块滑体滑带土的黏聚力,Kpa; φi —第i块滑体滑带土的内摩擦角,度; Li —第i块滑体滑面的长度,m; Ei-1 —第I-1块滑体滑面传给第i块滑体的剩余下滑力; Φi —传递系数。 Φi = cos(αi –αi-1 )– sin(αi –αi-1 )tgφi 三、滑带各段抗剪强度指标( c、φ)值的选取 1、由于地质条件和土性的差别很大,不同滑坡c、φ值差别较大。取样试验因取样代表性、试验方法等问题导致数值分散,故至今国内外均是参考试验值并结合经验值,用反算法求主滑段c、φ值。 2、试验法。既要做原状土的,更要做重塑滑带的不同含水量下的(天然、塑限、软塑状态)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 * 3、经验数据对比是指同类地质条件下同类型滑坡滑带土指标的类比。牵引段和抗滑段岩性变化和c、φ值变化小,可据经验选取。 4、反算法,主要是反算主滑段c、φ值。 (1)首先判定滑坡当前的稳定度,如1.0、0.98、1.02等; (2)一个平衡断面方程求一个指标,两个平衡断面方程联立求c、φ两个值,也可用图解法求。 (3)有条件恢复滑前极限平衡状态时,用极限平衡断面反求;若无法恢复原断面时(如古老滑坡),只能以现有稳定断面反求。 四、附加力的考虑 1、地震力的考虑(7度以上地震区考虑); 2、静、动水压力的考虑; 3、滑体浸入水下浮力的考虑; 4、其它附加力的考虑。 五、安全系数的确定 1、对滑坡性质等了解的程度,清楚者取小、不清楚者取大; 2、保护对象的重要性,重要者取大值; 3、滑坡的危害性,危害大者取大值; 4、临时工程取大值,永久工程取大植。 * 六、计算推力的校核 1、从当地已被破坏建筑物的强度确定其下限值; 2、从当地滑坡剪出口和抗滑段滑体厚度界定滑坡推力下限值(如被动土压力); 3、从类似滑坡性质和规模比拟滑坡推力值。 返回 * 结 语 这次讲座的目的是向从事滑坡灾害防治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介绍一些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包括一些教训,从而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借鉴;同时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的关注与探讨,共同促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 谢谢各位! * 第二节 滑坡的发育过程和阶段 一、土体的蠕变特性 图2-3 0 D Oγ / / Oγ α D C * 二 、 滑坡的发育阶段 1. 局部失稳的蠕动挤压阶段(K1) 2. 整体失稳的匀速滑动阶段(K=1) 3. 急剧滑动至破坏阶段(K1) 4. 滑后固结压密阶段(K1) 图2-4 滑坡发育过程示意图 平面示意图 断面示意图 返回 * 第三节 滑带土的变形破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